最近一直不得空,都没时间去瞅瞅稻谷长势,一直忽略了这茬!
他也控制不住开始摆子,不过好歹记得这是在外面,客栈里人来人往,不能得意忘形。他哆嗦着嘴皮子,低头小声问赵小宝:“小宝,小五说的可是真的?里面的稻子成熟了,能割稻了?”
赵小宝点头,两只小手紧张地搅在一起:“大哥,小宝不是故意不告诉你们的,小宝也没有发现。”
“不怪小宝,是大哥没有提醒你,是大哥的错。”得到准确回答,赵大山和赵二田激动的一个劲儿在屋里来回走动,他们激动的不止是三亩地的粮食成熟了,家里的存粮又能变多,更多的是激动里面真的能种地,真能种出粮食来!天知道他们从开荒垦地到引渠灌溉,再到育种平地洒种插秧,经受了多少心理折磨。
好在结果是好的。
赵大山甚至有一瞬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那三亩地能长出粮食,那日后他们能不能继续开荒种地?
这个想法刚闪过脑海就被他立马掐断,觉得自己有点飘了。
虫子啃了一口桃子,和猴子啃了一大口桃子,孰轻孰重他还是知晓的。他心里也和爹娘一样敬畏着不知是否存在的神仙,不敢太过放肆,更担心影响到小宝。
不过这件事实在让人高兴,退了房,兄弟俩走路都在发飘,感觉踩不到实处。
“大哥,咱快些把东西买了回家吧。”赵二田脚底板一阵儿发痒,他现在很想立马回家割稻。
“嗯。”赵大山也有点着急,既然稻子能割了,他琢磨剩下的银子全部买成面粉吧。糙米之前买了不少,三亩地的粮要留着自家吃,小五也说谷子长得很好,估摸能收千多斤的样子,虽然他觉得儿子在吹牛,不过这个牛吹到他心坎里了,没亲眼见到之前,他决定不把它戳破。
到粮铺时,两个伙计刚开门,赵大山把小妹递给老二抱着,他则去和伙计交谈询问价格。
一问之下,得知清河镇的粮食价格和潼江镇一样,同样是糙米八文,粗面十二文,晓得这些个商人私下定有往来,指不定背后的大东家还是同一个人呢。
“我想买些粗面,不知你们粮铺有多少存货?”赵大山开门见山道。
粮铺伙计打了个哈欠,手头的鸡毛掸子扫着柜台上不存在的灰尘,闻言有些漫不经心道:“一两千斤吧。咋,你全要?”口气倒不小。
有过一次买粮经验,赵大山不需仔细算账,大概晓得身上的钱能买多少,便道:“我要一千六百斤的粗面,劳烦小哥了。”他把身上的银子全放在柜台上。
粮铺伙计没想到他居然没开玩笑,真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打哈欠的嘴都惊得险些合不拢。他看了眼面前唬着脸的高大汉子,拿过一旁的算盘,扭头冲帘子后头喊道:“李二,去仓库搬一千六百斤的粗面出来。”
说罢,再次看向赵大山,笑容变得殷勤了几分:“客人家住何处?可要我们帮您送货上门?”
赵大山没想到清河镇的粮铺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虽然很省事,但他表示拒绝,摇头道:“若是方便,小哥借我板车一使,我愿交押金,两个时辰内定交还。”
这么大一单生意,还不用费劲儿帮忙送上门,伙计自然乐意:“客人说笑了,只要是住在镇上的客人,超过一百斤的粮食我们都能帮忙送货上门,您只是借用一下板车罢了,不需要交押金。”
说话不影响算账,他手指头灵活拨动,不过片刻便算清楚了,登时笑得眼不见牙,态度愈发殷切:“粗面十二文一斤,一千六百斤共计十九两二钱。”
说罢,他接过柜台上的银子,先拿了十九两,又数了二百文,然后把剩下的零碎银钱拨回去:“共收您十九两二钱,余下的零钱请客人收好。”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