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便把剩下的碎银铜板全进钱袋里,随便往怀里一塞,便和另一个伙计一起去搬运粗面。
粮铺人手不足,收钱的伙计把抽屉锁好,便去后院把板车推出来。赵二田和赵五赵丰把粗面扛到车板上,装完再用麻绳仔细捆好,最后在伙计的欢送下,推着板车出了清河镇。
运到无人之地,前后望风,然后偷偷藏粮。
木屋的堂屋里,此时堆满了一袋袋摞得高高的糙米和粗面,四散丢落的棉花,箩筐里装满的各种药材,仔细放在角落的药酒,桌上快要堆不下的红糖粗盐点心,筲箕里的半扇猪肉……
赵小宝把自己看到的画面给大哥二哥形容了一下,赵大山和赵二田顿时激动得鼻子喷出两道热气,一屁股坐在地上,感觉未来充满了盼头。
赵大山摸出钱袋,把里面的碎银铜板倒在手板心,仔细数了数,只剩下二百多文了。
出门时带着七十两,两日就用了个干干净净。
如今家里的粮食吃个四、五年完全没问题,等回家后再把三亩地的谷子一收,六年口粮妥妥的。
眼下正值春季,山里野菜多,回头多挖些,再打些板栗啥的,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吃,就是大兴朝要完蛋了,他们一家都能活得好好的。
想到此,赵大山一把抱起赵小宝,还反手抽了摊在地上歇脚的儿子一巴掌,骂道:“敢说你小姑不靠谱,该打!”
正在休息的小五:?
(反射弧好长的爹
和
(不能被质疑的小姑
??[36]第 36 章
身上还剩点钱,赵大山把车板子还给粮铺时,顺道又去买了几斤粗盐。彻底把钱袋子掏空后,他这才心满意足带着弟妹去落石村。
落石村是孙氏的娘家,赵大山寻思来都来了,顺便就通知亲家一声,如今不管是存粮还是买盐都是越快越好,不然拖一日贵一文,等回头闻得风声再去买,怕是本就薄的家底都要被掏空。
不止孙家要通知,赵大山和赵二田还要带媳妇回一趟娘家,他们也有岳家呢。两家结亲,甭管红白喜事大事小事都要知会一声,也就是不顺路,不然他们今儿就去了。
清河镇到落石村有条大路可走,若是去镇上赶集,可以在路边等牛车捎一程,只需花上两个铜板就不用自己走路,比他们晚霞村便利许多。据说当初孙家人知晓他们家在山旮旯里,去趟镇上要走四个时辰山路,孙家老两口还不太乐意把闺女嫁过来,还是后来相看时孙氏瞧上了赵三地的身材长相,觉得他高大威武,长得很有男子气概,想改善一下家里的五短身材。
孙家人都是矮墩墩,最高的孙大哥脑袋顶也才到赵三地胸口,全家小矮子。
赵大山不是第一次来落石村,熟门熟路进了村,一路有人和他打招呼,还有妇人远远看见,跑到孙家报信。
“孙老头,你幺女的婆家大哥来了!”
孙老头正在院子里篾竹片编箩筐,闻言把手头竹子往地上一扔,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竹屑,连同在灶房听到信儿的孙婆子一起跑到大门口远远张望,他们心里不免有些担心,还以为是老三两口子出了事儿,不然咋大伯哥无缘无故来他们家了?
“孙叔孙婶。”赵大山远远看见,忙打招呼。
“稀客稀客,快请进。”孙老头笑得一脸褶子,双手一个劲儿在身上擦着,往前迎了两步,伸手去拉跟在赵大山身后的赵五和赵丰,“这是家里的小五和丰子吧?都长这么大了,大山二田,快进来坐。”
赵大山几人被老两口迎进院子,他卸下身后的背篓,孙婆子才看见里面还睡着个小女娃,她惊得叫了一声,随即又笑着自打嘴巴:“瞧我,竟是连亲家小姑都不认识了,这一惊一乍的可别把孩子吓着。这是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