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这般硬气,说明这头牛真不错吧?好牛都不愁卖,他宁愿相信自己运气好,都不信老头在装腔作势。

不过也不是一点好处没占到,买牛后一系列报备之类的事儿不用他操心,牛市有专人负责,老头也有自己的关系,见他掏钱还算爽快,没歪缠墨迹,就把事儿包圆了,叫了年轻人过来,让赵老汉跟在对方身后听招呼就行。

一头牛一头驴,二十几两银子一花,别说,走在路上真挺招人眼。

他们来得早,买的也不墨迹,等事情办完,才将将午时。

没多待,赵大山背着小妹,牵着驴,和牵着牛的老爹慢悠悠准备出城。

城门口挤挤攘攘,一辆辆马车井然有序排队出城,家丁押着箱子包袱走在后头,马车里有多少人不知,单单护卫和前头的镖师,粗略一瞧,就有上百号人。

更别说背着包袱走在马车后的人,太多了,数不过来。

这是,迁族啊?

??[98]第 98 章

赵老汉忍不住看了眼手头牵着的牛,怪道牛市开得勤,啥乡下汉子都去打仗,好以牛替人力,其实是大户人家迁族,卖了这些不好携带的家畜,这才让他们捡了趴活。

普通人买一头牛要省吃俭用不知多少年,富贵人家却没这个烦恼,牛棚里一排排牛,日日都能换着使。出远门能坐马车,自然瞧不上牛车,赵老汉寻思石林镇这俩月不止牛市,怕是土地和宅院铺子也流出不少。

城门口人太多,闻讯赶来的镇上百姓也涌过来围观,赵老汉父女仨被挤到边缘,听着四周的谈论声,得知这次举族迁徙的是齐家人。

齐家算是石林镇的老乡绅富户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在脚下这片土地发迹,在这里扎根,齐家人劳师动众大迁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虽然之前就听闻镇上几个大户在变卖家产,可也就是听个热闹,眼下见齐老爷真要走了,普通百姓图个热闹,知晓内情的却是愁的脚底板发痒。

这次齐家低价出售田产铺子宅院,宅院还罢,不咋招人惦记,田产和铺子却是可遇不可求,尤其是肥田,搁以往有人大量抛售,信儿都没传出去,内部直接就消化了。

可这次不同,除了不知情的百姓购置了些许田产,还有没啥远见的小地主跟恶犬见了肉一样大量抢购,那几家叫得上名号的大户屁股仿佛黏在了板凳上,稳得很,半点没有出手的意思。

明眼人都能瞧出不对,有钱有势的人一般都有点脑子,所有人都在抢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所有人都在观望,不敢动的好东西,那就是烫手山芋了。

如今齐家一走,另外几户老爷愈发心焦难耐,犹豫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

这一堵就是半个时辰,齐家的东西太多了,几辆马车早就出了城,押送家当的驴车一架架驶来,瞧着没个头……

赵老汉挤在人群里,他也算是长了见识,难怪都说大户人家的下人日子过得比普通百姓还舒坦,老百姓出门推板车,下人出门却是坐驴车,这对比,真没法说。

“齐老爷真走了啊?他这是要去哪儿啊?”

“还能有假不成,齐家的田卖了,铺子也卖了,这么一走,宅子也得卖,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家当一下子全没了,也不知齐老爷咋想的,说要带着一家老小去投奔嫁到北边的姑母,又不是破落户,咋还投奔外嫁女呢?”

“想不通,着实想不通。”

人群挤挤攘攘,围观的百姓摇头摆脑,只听过日子过不下去才远走投奔亲戚,没见过卖祖田祖宅带着一家老小往外地跑,甚至还有人嘀咕齐老爷是个败家子,齐家列祖列宗若是知晓他这番行事,估计要气得掀棺材诈尸骂人。

赵老汉牵着牛,慢慢跟在驴车身后出了城。

石林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