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同志请举手!”语毕,她率先举手表态,紧接着田春山、苗素芬等人也纷纷举了手。叶满枝看向还在沉思的王造福,目光有些锐利地问:“王主任是什么意见?”王造福沉默片刻,也举了手。革委会班子里总共有七个人,六人都举手赞成了,他坚持反对也没用。再说,这种事没什么反对的必要。“好,”叶满枝低声郑重宣布,“厂革委会共七人参与现场临时投票,七票全部通过!咱们马上更换第二套方案!”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就结束了。方主任重新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他先望向曙光厂的方向,问:“曙光厂的同志有什么要补充的内容吗?”叶满枝主动举手表示有话要说。得到许可后,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各位领导、同志们,众所周知,电视行业的发展,除了要依靠企业生产电视机,也要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质量,以及电视信号能够覆盖的范围。节目越精彩,电视信号覆盖的范围越大,那愿意购买电视机的单位和个人也就越多。”“滨江是全国最早成立电视台的几座城市之一,电视机被搬下生产线以后,能够在滨江就地销售,消化掉很大一部分产品。”“但是,咱们滨江电视台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就是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太小。目前只有市中心的几个主要行政区,能够接收电视信号。市郊的区县暂时还无法收看电视节目。”前排的几位市领导都认可地点了头。电视台发展太慢,也阻碍了电视制造业的发展。但建设电视台不是市里的主要工作,市财政暂时不可能向电视台拨款扩大规模。叶满枝遗憾道:“这些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接收不到电视信号,没有采购电视机的需要,也就无法看到电视台的精彩节目,无法亲眼看到北京领导的讲话画面。”一番话说完,她暗暗腹诽,目前的节目不咋精彩,她其实也不想看人家开会讲话。但她还是满脸真诚地说:“如果曙光厂有幸得到这条电视机生产线,那么为了让更多地区的同志可以观看到电视节目,也为了促进电视行业的整体发展,我们曙光厂愿意筹措一百万元资金,协助滨江电视台扩大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曙光厂原本就准备上马黑白电视机业务,如果靠他们自行筹措资金,最起码要准备两三百万。如今拿出一百万建设电视台,就相当于用一百万买了一条生产线。还能扩大一点市里的信号范围,至少要将曙光厂所在的安阳县覆盖到。花小钱办大事,也算是一举两得吧。
第211章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叶满枝的发言结束后, 会场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曙光厂的方向。白给电视台一百万?曙光厂莫不是疯了?无线电二厂的领导们简直瞠目结舌。严格意义上来说,国有企业的所有资产都是国家的, 归全民所有。因此, 在必要的时候, 国家可以在国营单位之间进行调剂。但是调剂的大多是生产设备和人员,从不会将一个单位的资金调去另一个单位。市革委会的几位领导也对曙光厂的应对感到意外, 交头接耳商量一番后, 方主任代为出面询问。“叶主任, 拿出一百万的资金建设电视台, 确实有利于行业发展, 但是一百万不是小数目,不是一两个领导能拍脑袋决定的。你们厂里经过集体决议了吗?”叶满枝颔首说:“今天我们曙光厂革委会的班子成员,全员到齐, 刚刚已经进行集体表决了, 七票全票通过!拿到这条黑白电视生产线以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支持滨江电视台的发展!”对于这种局面, 市领导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赵副主任看向无线电二厂,主动问:“无线电二厂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无线电二厂的几人面面相觑, 一把手李主任不可思议地喃喃道:“为了一条生产线, 曙光厂这是拼了呀!”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太理解曙光厂的做法。两家企业之所以会使尽浑身解数争取生产线,主要是因为免费!白给的东西当然要尽力争取!可是,为了这条生产线, 要加码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