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1 / 64)

,那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无线电二厂是生产收音机的, 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此前从未考虑过转产电视机,自然也就没有这笔采购生产线的预算。李主任定了定神说:“曙光厂提出的这个条件太突然了,而且一百万对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本着对国家财产和工人负责的原则,我希望市里能给我们宽容几天,让我们回去集体讨论一下。”他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上百万的资金调配,哪能如此仓促做决定?方主任与其他市领导交换了意见以后,同意道:“那今天就暂时散会,两家企业的同志都回去仔细考虑考虑!”……走出市革委会的办公楼,田春山有些担忧地问:“无线电二厂不会也拿出一百万吧?”事情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无线电二厂的领导现在还没转过弯来,看样子不想出钱,但是回去仔细权衡以后,未必不会改变主意。收音机是时下的大件,无线电二厂的产品不愁销路,拿出100万还是比较轻松的。叶满枝呵呵笑:“他们确实能拿出100万,但大家别忘了,他们已经跟无线电一厂捆绑了。拿到电视机生产线以后,二厂要将原有的收音机业务转交给一厂。”如果二厂拿了免费生产线,再将原有的老设备免费送给一厂,双方皆大欢喜。可是,出资100万以后,二厂还能让一厂免费占便宜吗?不让一厂占便宜的话,二厂的收音机业务无人接手,厂区里没有空间,那电视机生产线要如何安置?王造福走在旁边,领导派头十足,背着手说:“一厂和二厂肯定谈不拢,我觉得咱们这100万给多了,其实给个50万就差不多。”康健反驳道:“50万不足以升级电视信号,对市领导也没什么冲击力。如果一厂和二厂每家拿出25万,凑足50万,这件事就再次回到原点了。”“先回去等无线电二厂的消息吧。”叶满枝招呼大家回家。之前两厂的实力旗鼓相当,最终结果如何,要看市领导的态度。但是曙光厂拿出100万以后,结果就不再取决于领导的个人偏好了。当下的情况就是,谁能掏出更多钱,谁就能拿到这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无线电二厂被曙光厂的临时加码打个措手不及。返回单位以后,陈副主任恨声说:“曙光厂之前肯定没想过追加100万,这是发现咱们更有优势以后,临时追加的!”“曙光厂讨论的时候我专门留意过,应该是他们那个叶主任提议的。”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那姓叶的娘们也太狠了!说拿100万就拿100万,曙光厂的日子不过了?”“咳咳,叶主任是个比较有魄力的女同志。”李主任挥手说,“言归正传,这100万,咱们到底跟不跟?”叶满枝从前名气不显,但这几年连续在两家大型国营工厂担任副厂长,今年又转正曙光厂一把手,在市里也算是很有名的女干部。全市范围内,由女同志担任一把手的大型国营工厂,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叶满枝能从一众男同志中突出重围,必然是有几把刷子的。否则赵副主任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婿,去曙光厂跟她搭班子了。“100万,咱们厂也掏得起,要不然咱就拼一把!”陈副主任建议。“依我看,完全没必要继续争取了。如果有免费的生产线,那咱们转产电视机是行得通的。但是如今收音机业务蒸蒸日上,广播电台的信号能覆盖到农村,比电视机的市场广阔多了。花100万转产电视机,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我同意老许的观点,咱们花100万换成电视机生产线,再把原本的设备送给无线电一厂,那咱忙活这一遭,不就是为一厂忙活的嘛!”人家啥代价都没付出,生产规模就能平白扩大一倍。凭什么啊!李主任提议:“要不咱们跟一厂联系一下,每家出50万,把这条生产线搞过来?”“也行,问问一厂吧。”然而,人家一厂也不想出50万。50万花出去,相当于购买二厂那些老设备的费用。二手设备折旧以后,哪值50万啊?25万还勉强凑合,50万可不行。*叶满枝很快就听说,因为曙光厂的突然加码,无线电一厂和二厂起了内讧。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