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的钟声刚过不久,寺里的小沙弥捧着刚沏好的清茶,忍不住又朝石阶尽头望了望
那里除了随风摇曳的野草,连个人影都没有。
他转头看向坐在石桌旁的住持,僧人一身素色僧袍,指尖捻着串佛珠,目光平静地落在身前的青瓷茶杯上,仿佛完全没察觉日头已渐渐西斜。
小沙弥终究按捺不住,放轻脚步上前:“住持,您要等的人今日真的会来吗?这都已经申时了,今日怕是……”
话没说完,住持便缓缓摇了摇头,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快到了。”
小沙弥挠了挠头,心里满是不解。
石阶蜿蜒通向山底,一眼能望出去老远,连个衣袂翻飞的影子都没有,哪能“快到了”?
他攥着茶盘的手指紧了紧,想再劝几句,却见住持依旧垂眸捻珠,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夕阳的金辉开始往石阶上爬,小沙弥抬眼瞧了瞧天色,想着再等下去茶该凉了,刚要开口劝住持回殿,却听见住持轻声道:“来了。”
话音刚落,一阵轻缓的脚步声便自远处传来
不是香客的急促,也不是僧人的轻快,而是带着几分沉稳的、一步一步慢慢靠近的声响。
小沙弥猛地扭头,只见石阶尽头出现了一道纤细的身影,月白色的衣裙沾了些旅途的轻尘,发间只簪了支素银簪子,正是今日刚进京的姜韫兮。
“姜施主来了。”小沙弥连忙迎上去,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的欣喜。
姜韫兮微微颔首,目光越过小沙弥,落在石桌旁的住持身上,声音平静却难掩一丝紧绷:“是。听闻国师要见我,我不敢耽搁,这不是刚进京便直接上山来了。”
住持闻言,缓缓抬眸看向她,眼底无波无澜:“姜施主还是称呼老衲住持吧。自归隐云林寺那日起,我便已不是国师了。”
姜韫兮顺着他的目光走到石桌前,刚要落座,目光却猛地顿住
石桌的面上,正摆放着一张祈福签,牌面上的字迹娟秀,正是她几月前前随母亲来寺里祈福时,亲手写下的祈福签!
她当时明明将签子随其他香客一样,丢在了院中的百年梧桐上,怎么会在这?
疑惑刚爬上眉梢,便听住持开口:“老衲知晓姜施主心中有许多疑惑,不如坐下来,听老衲讲个故事。”
姜韫兮压下心头的诧异,依言在石凳上坐下,指尖轻轻抵着石桌的凉意,轻声应道:“好啊。”
住持拿起茶杯,将微凉的茶水缓缓倒在石缝里,目光飘向远处的山岚,声音轻得像风:“不知姜施主可否听过一个传闻为帝者,身蕴金龙真气,可护国运昌隆,福绵悠长。”
姜韫兮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她自小在京中长大,听过不少皇家秘闻,却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
住持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语气却沉了几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位帝王,得是个为民为国、心怀天下的好皇帝。”
风忽然吹过,卷起几片松针落在石桌上。住持的声音也随之一顿,再开口时,每个字都像带着千钧重量:“可倘若,这个皇帝,要用自己的金龙真气,用自己的福绵悠长,去换一个早已身死之人的性命呢?”
姜韫兮呼吸一滞:“住持这话是什么意思?”
住持倒了杯茶递到姜韫兮眼前,“意思是,楚寒熙拿自己的气运和性命,求来了你的这一世!”
第92章 此情无解,此爱无悔
“国师,您刚刚说求?”
姜韫兮重复着这一字,尾音轻轻上扬,带着几分讥诮,又藏着难掩的涩意。
她指尖捏着茶盏的边缘,青瓷的凉意透过薄瓷传到掌心,却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