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不能说么,”景栖迟逮着机会就与她打嘴仗,“施主且随缘吧。”

宋丛笑一下,老实作答,“我拿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呀。”欢尔惊喜,“我想看!”

“那你先拿去看吧。”宋丛说着将斜跨的单肩包转到胸前就要开拉链,晨间车流密集,欢尔止住,“别,那你一会儿交什么?”

“随便交一本呗。”

“还是别了。哎,看车。”欢尔放慢速度,伸手将他书包转到背后又细心拉紧拉链,“没准别人也想看。等漂完了再借我吧,反正你又不着急让我还,是吧。”

“也行。”宋丛嘿嘿一乐,“你随时。”

这天早自习陈欢尔是在抄作业中度过的,书是好看,题也是真多。祁琪笑,“你悠着点,全对了麻烦。”

欢尔顿笔,赶紧又把选择题答案改胡乱改几个她忘了自己正在抄年级第一的作业。

学习好也是种负担啊。她暗自感叹。

正抄得风声水起,廖心妍站上讲台喊话,“大家把书都交上来吧,交完来我这里登记。”

教室开始出现响动。祁琪回头问景栖迟,“你那有报纸吗?”

景栖迟从书包里拿出体坛周报,翻两页,将印着大幅托雷斯照片的某张偷偷抽出来递过去。

宋丛伸手,“给我一张。”

供应者懒洋洋将整册报纸往旁边一堆,宋丛随意拿张把书包好。

心急火燎补完作业,欢尔轻手轻脚把书拿到课桌上,怕被人看见迅速翻开书皮压到底下,提笔开始给未知的读者留言。

班长催得急,一时半会想不出优美句子,她写到:

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希望你和我一样从中获得乐趣。公\住\号\:\推\书\\日\记\本

17,你好陌生人2

很久之后当祁琪想起这次图书漂流,她忽而产生疑问:在高中那样紧张繁忙的日子里,学校怎就确定大家一定会去找书看书呢?

疑问产生的同时她便想到答案。

会参加的,一定会。

不是寻书,而是千方百计探听那个人拿出哪一本,而后马不停蹄在书海中准确找到试图借助这个入口了解献书人的所思所念所爱。最后的最后,冥思苦想琢磨出与之匹配的句子,庄重而小心地写在上一行文字之下。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是青春这座小旅馆里的常客。

可也只有在旅馆彻底结束营业的未来,我们才有勇气承认这件事。

书上这句话,来自一个你不知道的陌生的我,是我离你最近的一次。

那时的祁琪侧面向欢尔探听消息他们一个院住着,早晨又一起上学,女伴一定知道。

好友很快给答复,“宋丛那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你下次直接问嘛,他又不是外人肯定告诉你。”

欢尔以为祁琪同其他人一样只是在关注“年级第一”他用什么辅导册,他笔记上写了什么,他会看什么样的课外书,宋丛的一举一动都是好学生行为规范,而好友只是不太好意思表现其实自己也很看重名次迫切地想要追赶先进生。

报刊阅览室单独腾出来做这次活动,祁琪于开放当日去找了两圈都没看到。她猜测或许有人抢先一步恰好拿到这一本,打算过几天再去找一遍。

没有自习课的周五下午仍有人规规矩矩留在教室,比如班长廖心妍,比如第一排从未出过班里前五名的瘦小女生,再比如欢尔前面与她位列同一中等阵营午晚两餐都有人送饭的男孩子。宋丛与其他班级学习委员一起被付主任叫走去高二年级知识竞赛帮忙,而景栖迟得偿所愿整日泡在球场他被选为队长,两周后将带领校队参加全省中学生足球对抗赛。有次校内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