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带着钥匙攀上四进院里的三层小楼,沿着腐朽的吱嘎作响的楼梯爬到顶楼,西南角的确有个很不起眼的小房子,房门被铁链五花大绑,用一把大铜锁锁住。

有人颤颤巍巍地说:“老一辈说里面关着的是邪祟,没人敢靠近的。”

更有那精明些的反驳道:“祖宗不这样说,里面的财宝早就挥霍一空了。”

“也有道理……”

众人推三阻四,推出三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拿着钥匙打开了库房门,瞬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映入眼帘的数座陈列架上,码放着许多书卷、文章、画稿,上到名贵的文房四宝,下到寻常的锅碗瓢盆,角落里甚至放着两个颇具年代感的夜壶……每一件都贴着编码,用文字记录着物品用途。

族人们瞬间领悟了祖先的用意,立即向当地文旅局提交私宅商用申请,将历史悠久的陈家巷开发成为特色文化景区,再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化运营模式与各大旅游平台深度合作、邀请头部网红进行推广、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等实现资金回笼。

独具特色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陈家巷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节假日,要靠预约的方式售卖门票;部分院落改造的精品民宿,借着一门双状元的名气,每逢大型考试前后价格水涨船高,一房难求。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陈氏集团在短时间内迅速回笼资金,大大缓解了资金链压力。

……

大巴车喷着难闻的尾气拐进陈家巷,在“状元桥”的北边停下,小桥以北已被开发成停车场和商铺,小桥以南则是著名的“陈家巷牌坊群”。

游客们跟随导游的小黄旗,一边打卡拍照,一边往“陈琰故居”的方向走。

导游在麦克风上吹了两下:“女士们先生们,咱们现在穿过的是盛安县最著名的‘陈家巷牌坊群’,映入眼帘的五座牌坊分别为‘状元坊’、‘忠义坊’、‘父子状元坊’、‘武探花坊’和‘文武进士坊’,昭示着此间祖先陈琰、陈平安的传奇人生。

“状元坊的背面,刻着陈家历代士子名单,据统计,陈家先后共出过两位状元、三位首辅、八十八名进士和一百三十六名官员。”

游客甲:“导游,这数据靠谱吗?不会是陈家人自我吹嘘吧?”

游客乙:“你读过九年义务教育吧?陈家人霸占语文课本半壁江山,用得着吹吗?”

导游小王也道:“是的,《盛安县志》中曾以‘冠盖云集’形容陈家鼎盛时期的盛况,民间也有俗语,叫‘盛安官绅多如狗,大陈小陈满街走’。”

游客们一边哄笑,一边上前抚摸状元牌坊下面的四座磉墩,试图沾沾状元的文气。

穿过五座牌坊,众人来到一座五进大宅门前。

古宅建筑保存完好,正房堂屋内,陈列着状元父子生前用过的物品,左边为陈琰的,右边为陈平安的。

导游指着其中一张小书桌:“看,这就是小陈状元六岁前用过的书桌,左上角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说起这‘早’字……”

游客丙:“这里不用讲了,陈敬时的《早字赋》嘛,读过初中的都会背。”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导游小王道:“看来‘早’字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陈平安曾在自传中提到,自己六岁以‘早’字明志,每日闻鸡起舞、勤学苦读,才有机会在八岁的年纪进入文华殿博兼堂给皇子皇孙当伴读。”

游客甲又是一声嗤笑:“伴读有什么好,人家坐着你站着,人家吃着你看着,贵人犯了错还得当替罪羊,憋屈死了。”

游客乙翻他一个白眼:“你电视剧看多了吧。”

导游道:“这博兼堂,隶属詹事府,实行‘课业廪给制’,非但与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