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视线扫过孙微,问:“鲁氏有什么话说?”
孙微知道,太后需要一个台阶,自己当下须得把姿态摆得更低。
“妾无话可说,请太后降罪。”
她说罢,再度伏地而拜。
太后转了转手中的珠串,道:“我身为太后及豫章王之母,赐你和离之书。即日起,鲁氏不再为豫章王妃,当发还嫁妆,送回原籍。”
在场众人俱是一惊。
只有长公主,嘴角擒着一丝笑。
“太后!”司马隽终于按捺不住,正要说话,却听孙微道:“谢太后恩典。”
司马隽瞪着孙微,却听得周昶咳嗽一声。
望去,他盯着自己。
“小不忍则乱大谋,世子不想太后当场将继妃杀了吧?”
进殿之前,周昶曾如此说过。
太后环视殿上众人,少顷,挥挥手:“我累了,都下去吧。”
众人纷纷告退。
长公主过来搀扶太后,太后却道:“你也回去,郡主留下。”
“母后……”
太后却不理会她,让内侍摆驾。
万寿郡主上前,扶着太后往内殿去。
待得坐到了窗上,太后长长叹息,对万寿郡主道:“我可是变得不近人情了?”
万寿郡主坐在床边,温声道:“太后自有太后的道理。”
太后闭上双眼。
“自打这鲁氏进门,全都乱了套了。先是我儿惨死;而后君臣反目。你看今日太子与长公主强辩,竟讽刺长公主与阉人关系更甚,而长公主,哪里还有长辈的模样?你恐怕并未注意,阿隽虽然一语不发,可我瞧他那模样,已是怒极了,若非太傅使眼色,他恐怕进殿起就要上前来与我理论。而他们的失态,竟都是因为鲁氏!我如何能留她?”
第九十四章 求情
太后言语激动,万寿郡主赶紧安抚道:“妾知道了,太后做得不错。”
“是么?”太后苦笑,“可我的孙儿都要开始恨我了。我倒是不知,那鲁氏究竟又下了什么咒,让我两个孙儿拼命相护。”
万寿知道,太后这是陷进去了,于是换了个话题。
“太后,妾听闻鲁氏出自阴阳大家,帮助太子和世子良多,有这回事么?”
太后哼一声。
“不就是侥幸预言了东宫的天火么?就因此将她奉做神明了?”
万寿郡主终于知道其中的症结。
太后并不知晓北府兵变的真相,自然也就不清楚鲁氏在其中的作用。长公主为了保护王磡,着实瞒下了许多。
只是,万寿郡主自己也姓王。
“话说回来,鲁氏那占卜之术也着实是神奇。”万寿郡主徐徐道,“妾以为,她预言中东宫的天火,或许并非偶然。太后恐怕不知,鲁氏帮着妾找着了太傅。”
太后诧异看她:“她帮了你?”
“正是。”万寿郡主道,“妾寻着太傅多年却不知其踪,正是那鲁氏找上门来,向妾告知了太傅所在。妾那时寻思着,她才到建康,能知晓妾与太傅的过往已经十分不易,她竟然还知晓太傅所在。妾问她是如何知晓的,她只道是靠的是家传的问卜之术。”
太后若有所思。
“不止如此。”万寿郡主继续说,“妾隐居在玉洲,就是不想让任何人找到妾。伯崖寻妾多年,妾知道。可是妾只要打定主意不教他人找到,那就没人找得到。而那鲁氏竟然靠着一手问卜之术,不但找到了妾藏身之处,还助妾找到了太傅,岂非神奇?”
太后眉头蹙起:“你信她?”
“若不信,又该如何解释呢?”万寿郡主问,“莫说她在建康没有根基,就算她树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