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如王氏一般,也没有这等能耐不是?”

太后沉默良久。

万寿郡主不着急,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才道:“故而妾寻思着,鲁氏天赋异禀,太后真要将她驱离么?这建康城可没有什么密不透风的高墙。太后不稀罕她,恐怕多的是稀罕她的人。尤其太后生辰将至,很快这建康城就要热闹起来。前阵子又是东宫大火,又是北府兵变,如何还有妾与太傅回京,哪一件事不引人议论,又有哪一件事与鲁氏脱的了干系呢?”

太后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她替你找着了太傅,居功至伟。你受了她的恩情,如今替她求情,算是偿她的人情吧?”

万寿郡主轻笑道:“太后说得不错,妾与鲁氏确实有交易,不过不是太后想的那样。她当初找上门来,说要帮妾找着太傅,条件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妾回宫一趟,替太后贺寿。”

“哦?”太后不解,“这于她有什么好处?”

“太后是当局者迷。”万寿郡主道,“鲁氏莫非不知太后厌恶她么?她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博太后一笑,哄太后开心么?不曾想,她回来后还来不及邀功,太后率先发难。太后知道,妾是向着太后的,到了太后面前,这一路所见所闻,总要如实说出来。妾如今说完了,如何决断,还是看太后的意思。”

太后徐徐斜倚在凭几,沉吟良久。

“可她与太子的事,又当如何是好?你我都是过来人,太子单独在静院召见这继妃,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敷衍过去的。他行事向来稳重,怎会突然失了分寸?且方才你也看到了,我质问此事,太子口口声声皆是为她说话,言语之间皆是默契,跟说好了似的。你要说他二人清清白白,我实不可信服。”

话到此处,万寿郡主知道还有回寰的余地。

“太后若是信不过她,想办法让她远离太子便是。”万寿郡主道,“再为太子择一位称心如意的太子妃,太子自会回心转意,哪里能惦记一个乡野出身的寡妇?到时还怕她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太后思量着万寿郡主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颔首道:“此言甚是。太子不小了,元配既然过身,继室便该赶紧定下来才是。除了太子,还有阿隽。他更要难办些,成亲还得等到孝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