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思捷也不知铺子买的租的,萧家现在究竟有多少钱,可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诉,萧家现在的日子不错。
蒋思捷没见萧大石和孙氏,不知道二人长样。书中多用老实憨厚描写二人,大概包子性格,不然也不会因为生不出孩子被给赶出去。性子软,蒋思捷怕二人受人欺骗。但无论如何,活着好事,萧寻回看着爹娘在,不会大失所望。
丫鬟见蒋思捷看了许久,不由问:“姑娘,中午可在儿用饭?”
蒋思捷摇了摇头,“不了,去旁边茶楼坐一会儿吧。”
现在不知面对萧家人,索性二人没事,那不着急了。脑子有些乱,先弄清底回事儿再。
蒋思捷去了一旁茶楼,未午时,萧家食肆已有客人坐了进去。总摊子买菜的客人,知道萧家开了铺子,特意的。
林秋然看时辰差不多,让孙氏先上凉菜。
凉菜昨天晚上做好了,总共两样,卤味拼盘和猪皮冻。卤肉放在木桶里泡一晚上更入味,切片装盘行。
一盘有三样,猪头肉、猪耳朵和猪肝,下水便宜,一份十五文钱。
凉菜先端上去,然后看客人要米饭馒头,再上大菜和主食。红彤彤垂涎欲滴的红烧肉、形状漂亮的红烧鱼、大盘焖羊肉、砂锅装着的姜母鸭。
现做的菜要慢一些了,婉娘管配菜,林秋然主厨。不些菜出锅也快,大锅大灶,满满都锅气,如果有几桌点一样的,两三盘一做。菜色按照客人得先后做的,火力旺菜熟得快,后点的慢也慢不哪儿去。
婉娘觉得菜有些多,比前几日试菜的时候忙多了,不时拿帕子擦额头的汗,幸好手下没乱。
林秋然看了一眼,把酸汤鱼淋上热油,上面的辣椒花椒被么一炸,香味四散。
“不急,我菜炒完了也能切,当心别切了手,慢点也无妨。”
婉娘点点头,“嗯。”
前头孙氏和萧大石更忙,要上酒水、上凉菜、问忌口,当然除了吃辣程度外,别的顾不得,像姜母鸭不放姜不好吃,若遇见不吃姜的,只能劝人不点道菜。
也实话,酸菜鱼光酸不辣不好吃,酸辣土豆丝儿也,其菜大多合大众口味的,多没忌口。
午时二刻,一楼坐满了,后头也有客人,孙氏告诉得等一会儿。
“二楼没地方吗?”
孙氏不好意思道:“刚开业,只一楼做生意。”
三个,忙活不了那么多。
早早坐下的多萧家食摊的回头客,也有看着人多,打听味道如何,一听不错,也打中午在边吃。
孙氏先给看菜单,涨价早有预料,不可能开了铺子和从前价钱一样,贵贵,可坐在铺子吃总比带回去方便。
再出门在外,哪个饭馆食肆不贵,像县城最大的酒楼一份红烧肉八十文,不及儿的多,儿一盘只要四十文,看着有一斤多,真下,不比从摊子买贵多少。
再尝一口,味道好像更好了,“嗯,个味儿,好几天不摆摊,可一口。”
刚出锅的肉冒着热气,肥肉晶莹剔透,肉皮好似一块上好的玛瑙,瘦肉不柴,肥瘦相间的地方最好吃。
空口能吃两三块,拌米饭或把肉夹在馒头里,能把人香迷糊了。
林秋然做的红烧肉一绝,几乎每桌都点了。
味道好,对别的菜也抱了几分期待。以往萧家摆摊,只有三道菜,天冷之后剩两道,总吃那几样,再好吃也会吃腻了,回多了许多菜,林娘子手艺好,总得都点尝尝。
也并非夸张,儿的卤味都比外头卖的好吃。猪头肉一点都不腻,肝没有腥味儿,吃着干香干香的,猪耳朵脆嫩,每道菜配个蘸碟,里面满蒜泥和辣椒碎,蘸着吃酸辣解腻,米酒甜味儿重,好喝好喝,但不及烧酒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