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其实不能单纯说这个分数不好,还是得依情况而论。比如去年和图南一起考研的高中同学陈星,她当时的英语成绩比图南还低一分,可按照理学的国家线,陈星 48 分的英语成绩超过了划定的单科分数线十多分。

有时候分数不在多,够用才是王道。

图南连续三年望着被绿色线条包围的查分界面,一模一样的英语成绩让她感到挫败。

眼瞅着比她的英语分数高那么几分的控制线,图南深以为自己陷入了魔咒。

谁说努力更重要,经历过几次失败后,她不是不明白“在考研这件事上选择往往大于努力”这句话的道理。然而它对图南而言却是没有什么效力,因为她轴,她犟,她誓要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自在独行。

那些考起来轻松的学科和她的本科专业不相符,她也并不想选。

至于旁人说的什么“后悔”、什么“考研与人生中其他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或许是这样的,但图南也想先经历了再说。

如果说人往往善于美化自己没有走过的那条路,她并不想自己在身处其他的选择时又因为后悔,再去美化考研这条路。

人生像是不断踩坑又出坑的过程,她得先踩进去,而后再想办法出来。

图南缓缓抬头,她与正前方的神像对视。神像庄严肃穆,她直盯着塑像的眼睛,一时间很好奇自己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神谕。

紧接着是卜卦,站在神殿两侧的守殿人递给图南一张符纸,继而又将圣杯稳稳放在她手中的符纸之上。

对方不苟言笑,言简意赅:“用符纸垫着,自己扔,扔三下。”

图南接连投掷了三次,圣杯每一次滚落又暂停,朝上的那一面都会显现一行字,守殿人拿出参加大合唱一般的气势高声念过三次。

“下下中平!”

“有愿不还!”

“不合神道!”

三次投掷后,守殿人似乎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于是又叫图南掷三次,结果相差无几。符纸在图南眼前被烧化,可卦辞她只能通过字面意思判断吉凶,至于背后的深意,图南不懂。

“问题出在这孩子的姓名上头。”立柱旁侧走出一个白胡子老头,方才他坐在进门处的小方桌边全程记录,终于在此时忍不住解惑。

“什么意思?”图远梅问他。

老头只看着图南:“你叫什么名字?”

“陈图南。”

老头眉头紧锁,再问:“为什么姓陈不姓图?这庙是图家的方神庙,你若是姓陈,自然不算这里的人。”

图南顿时觉得好笑,说得好像她愿意算这里人似的。

她烦透了这类名义上的试探,从小到大图南没少经历这样的询问,她早厌倦了所谓的身份不认同,甚至想破罐子破摔地反驳他一句“你以为我愿意来吗?”

她早不想在意自己的身份。可那些制定规则并且严格遵守的人仍然深陷其中,图南又恰好是他们的孩子。

因此她必须要做好准备,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配合,不需要的时候查无此人。

她姓图还是姓陈,往往只在别人的一念之间。

图南没来得及张嘴,图远梅抢在她前面开口:“当年是情况特殊,这孩子才随了我嫂子的姓,虽然她现在姓陈,却是实实在在图家的孩子。”

图远梅跪在一旁努力解释:“家里但凡有祭祀活动,写她的名字都是‘图南’,而不是‘陈图南’。”

白胡子老头再看图南一眼,只说:“还是认祖归宗的好,能改掉就都改了吧,身份证、户口本……凡是能证明这孩子身份的档案之类,最好都改掉。”

“如果我说我不改呢?”

白胡子老头睨他一眼,抬手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