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10 / 33)

的令国公,也不由在心中暗道,今日这阵仗,得有十好几年没见过了。

临清公主不算,她的婚礼便是再升格,也只和诸王等同。能压过这一回的安王大婚礼,也只有当年圣人为宣宗皇帝纳纯懿皇后那一回了。

这样的恩宠,也不知那一位,有没有这个福气享受……

……

礼部尚书白成文女白亦安,崇元四十四年,初授永襄郡王妃。未几,安惠王薨。△宗皇帝念安王无嗣,以永襄郡王承王爵,妃亦升格为安王妃。礼殊宗室,帝尤重之。

——△宗实录

安景王妃白氏,崇元四十年为御前女官,左右帝心。永襄郡王妃薨,乃为永襄世子妃。安惠王薨,继升安王妃。此非天命所钟,盖因人意所致哉。惜旧年宫中秘闻,吾辈不能知之矣。

——清溪杂谈

△宗一朝,有安王妃白氏,权倾内外,出入宫闱有如私第,宗室勋贵倾相交好,文武百官尤不敢谏。惜我英明神武之皇帝陛下,竟不能辨识此贼。幸我朝天佑,未被此妇窃夺国势。此先人福荫,不使我朝乱于妇人之手。

——枯石室主人手记

第133章 夜话

纳采礼到了白府门外, 白家前一日就搭建了帷幕。令国公和陆太傅在帷幕内等候,慎国公先行入府。白家已经在正堂布置好香案,节案、册案也均已布置停当。

一通礼节下来, 已经到申时初了。

作为媒人, 两位国公和陆太傅这一趟并不是白来的。除过圣人按制赐予的媒人礼外,白家也有心意表示。

而纳采礼物也被妥善安置进库房, 届时随亦安一道回王府去, 作为亦安的嫁妆。

这一日,整个白家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之中。不喜悦不行, 亦安是圣人亲册的安王妃,是仅次于太子妃的定格内命妇。皇太后和皇后去位多年, 如今除去太子妃,也就几位亲王妃和舞阳长公主以及临清公主,能在宫里说上话了。

七月二十五, 陆氏回娘家喝喜酒。陆家迎娶广顺伯的长孙女过府。

席间不少夫人向陆氏拐着弯儿打听,家里还有几个女孩子是尚未婚配的。一听陆氏名下只有刚满十岁的亦和, 好几个跃跃欲试的夫人俱偃旗息鼓。她们开这个口, 自然是自家儿郎已经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不过来试试运气罢了。

三房的亦柔倒是年纪正好,可有几位觉得到底不是白家大房所出, 犯不上用亲儿子结这门亲事。

陆氏在来之前便已经被婆婆顾老夫人叮嘱过,也不必太往官位高的人家看,虽则咱们家出了一位亲王妃, 但那家境殷实的人家,也未尝不可。

打听完大房的女儿后, 一众夫人又赞起陆太傅真是受圣人看重。小孙子成婚,圣人都有赐送。

新房里摆着两柄玉如意, 一柄金镶一柄羊脂玉。前一个是圣人赐予,后一个是安王妃送来的。

广顺伯世子夫人也把这个当作体面,去广顺伯家赴宴的勋贵夫人,几乎都听她说道过一回。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让人家偏有这个机缘?老伯爷替圣人往边关押过粮,女儿又许给陆家。偏又是和现在的安王妃同是选秀出来的,这个巧宗儿,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得的。

现在京城里对数年前的那场选秀反倒不避讳了,只遗憾自家女儿未能中选。不然,最少也是一个赐金放还。

陆家的喜事过去没多久,便有女官来到白家。

还是亦安的老熟人,穆尚宫。

穆尚宫来,是因为按照惯例,王妃在大婚前,需要经过宫中女官培训,这是为了在大婚时不失礼节。而亦安早就做过女官,是以并不需要这些。但亦安的身边人,尤其是身边近身服侍的这些丫鬟,她们需要接受穆尚宫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