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教导,为的是大婚当日不出差错。
陆氏特意在东院收拾出一座小院子来,又拨了十几个丫鬟前去服侍。于是穆尚宫便在白家小住起来,一边训导亦安身边的一众大小丫鬟,一边还抽出时间来和亦安闲话家常。
不过这个家常话的内容,倒显得颇为露骨。
戌时初,按说这个时辰各房已经预备歇下了。不过此时穆尚宫还在碧云馆里,坐在亦安下首,正和亦安叙话。
亦安捧着一盏甜白瓷的小盅,里面盛着牛乳,用蜂蜜和红糖调味,是曹婆子的拿手点心。
“家中不比宫里,还请尚宫担待。”亦安浅笑道。
“娘娘哪里话,倒是我借了娘娘的光。”穆尚宫很是和气,陪着亦安用完牛乳,服侍漱口后,这才坐下继续道。
“本朝宗室娶妻,多从良家子女中选取。盖其出身清白,不使宗室有助矣。”这本就不是宗室秘闻,如今从穆尚宫口中道出,倒颇有一番神秘。
这些亦安是知道的,接下来就听穆尚宫继续说道。
“然也正因如此,宗室女眷虽大多品行端方,然宗室子良莠不齐,宗室妇娘家无所助益,不能管辖一府,以致内患无穷。许多宗室寅卯不继,便是因此。”穆尚宫对这些宗室可谓毫不客气,一点儿也没给对方留脸。
这些道理便是放到寻常人家,也是能说得通的。不仅是宗室里有这种情况,寻常富贵人家的媳妇,若是娘家没有些势力,在夫家大半是要伏低做小的。只怕这个还好,有些日子过得还不如做姑娘时。性子烈些的或许能争条出路,自家又能干,日子还能过下去。有些性子和软,或者说懦弱的,也只能咬牙受这份欺负了。
放到宗室里就更了不得了,再怎么说也是国姓。为难不了宗人府的官员,难道还为难不了自家人?又因为这些宗室到底是高皇帝血脉,只要不闹出人命来,宗人府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寻常不往御前呈报的。
圣人早年间很是收拾了一批不法宗室,现在这些宗室大多都很老实。只是圣人也管不了宗室家事,日理万机也不包括这个。
穆尚宫这番话,说得便是宗室女眷的处境,一是要看未来夫君的性子,二便是自己的运道了。
“然娘娘不同……”穆尚宫话锋一转,说起了亦安。
“娘娘是圣人钦点的安王妃,出身又强过旁人十倍。便是日后与安王有个争执,也有圣人为娘娘做主。”穆尚宫这话几乎就是明说,有圣人做主,亦安不必看安王脸色,自己就能做主。
这对一位超品的亲王妃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即便是如今宗室之中,仅存的几位亲王妃,也不敢说在王府里,便能自家做主的。
“圣人既将王府交给娘娘打理,自然是信得过娘娘。下官来之前,圣人曾经言道,安王殿下到底有些清弱,后宅还是清净些为好。有王妃一人照料,也自无不可。”这已经是明牌,圣人许诺亦安,安王的后宅不会有别的女子出现。即使是安王自己想,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女子,夫君不纳妾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远的不提,就亦安自家姐妹,已经嫁出去的,夫君便没有一个纳妾的。
三姐亦宁是婆婆令国公夫人亲口许诺,不会给儿子纳妾。至今也是如此,二房里便是通房也没有。
如果说亦宁是婆婆许诺才这样,那亦真、亦婵、亦婉几人也是各有各的缘法。
周璋是因为幼时磨难,对这些事本就不上心。又兼之亦真性情虽内敛而不失其真,这才让周璋渐渐走出幼时所残留的阴影。周璋能有今日,一部分是因为圣人,另一部分便是因为亦真。
而顾铭琅虽然出身大族,但自其父时便没有纳妾,这个习惯也传给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