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巡抚李江松。
李江松生前可谓能臣干吏,所以对于有些事情,僧圣人其实是睁一眼闭一只眼的。有时候圣人也在想,若是当初他派人过去斥责一番,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那些事?
不过圣人也只是回想了片刻,便又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事情上。
对于亦安的人品,圣人其实是信得过的。但圣人担心的是,若真到了关键时刻,亦安会不会在后面推上一把?毕竟这也算是让亦安堵上身家性命的举动,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还要连带着白家一众人。
搞不好,就是夷灭三族的罪名。
然而圣人心里也清楚,能挑出亦安来,已经算是上天庇佑的结果。
李内侍带回圣人的话,亦安这才放下心来。正好郡主姐弟也坐累了,由亦安带着去一旁喝茶歇息。亦安便让一众内监小心地将秋千架拆下来,一会儿送到永昌殿再装起来。
伫立在东宫庭院三十多年的秋千架,在不到三刻钟的功夫,便消失在了原地。
等到整个东宫清扫干净,亦安便带着两位殿下入内室,清点太孙夫妇以及宣宗与宣宗皇后遗留的物件。
亦安让内侍将大件器物统一规整起来,收到永昌殿的库房。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老物件儿,不像那座秋千架可以重复使用。除了纪念意义外,宫里器物也是迭代的。
亦安先让两位殿下看过后,才让把不用的器物都收拾进库房里。而两位殿下,即嘉顺郡主点了名的东西,则搬到永昌殿继续使用。
就这样,短短三天时间,先太孙夫妇与宣宗皇帝夫妇在东宫的所有痕迹,就这样消弭了。
在所有器物都腾出去之后,便是往里添置新东西。在此之前,刷漆的刷漆,铺砖的铺砖,力求要让整座东宫看起来和新的一模一样。
主持翻新工作的亦安觉着,自己就像是皇宫里的大管家一样,什么活儿都能干一干。就在亦安在东宫这两个月里,钟粹宫娘娘还把这一季的若干账册给亦安送了来,让她抽空儿核查核查。
袁宫正这些年愈发不愿走动,楚贵妃也不意思让一群和自己差不了几岁的老人帮自己看账本。刘淑妃在自己宫里颐养天年,近些日子景王妃与景王世子妃时常入宫探望,根本没兴趣插手宫务。
左看右看,就亦安这个紫衣女官最合适,年轻人嘛,就应该多历练。
说起来,楚贵妃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她也是奔七十的人了。寻常富贵人家的老太太到了这个年纪,无一不是含饴弄孙。她倒好,整日里也不得歇。
要问楚贵妃为什么不让荣康郡主搭把手?自然是因为荣康郡主的婚事就定在了今年的八月初十,要在宫里备嫁。
荣康郡主比亦安大上一岁,今年便是整二十了,令国公幼子的年纪也早到了成婚的时候。那还等什么?这婚事很该办起来了。
圣人并没有因为东宫将立而就委屈荣康郡主,嫁妆一早就置办起来,到现在也不过是再看着添些什么罢了。
晃晃悠悠过了两个月,亦安好悬在自己生辰之前把整个东宫修缮完毕,又添了许多时新的陈设进去。至于未来的太子殿下喜不喜欢这些陈设,那就不是亦安该操心的事了,到时候再换也就是了。
总不可能把地方空着,让新太子自己住进来看着置办吧?那也太不把未来储君放在眼里了。
其实这些事情本该是焦清负责盯着的,他是圣人身边的近侍,以往宣宗和先太孙在世时,这位可没少往东宫跑。
亦安也是落后才听焦清说起这个,原来在之前,焦清就已经替宣宗皇帝和先太孙修缮过东宫。而整座东宫的风格,其实是由当今圣人做太子那时候起,就留下来的。
这一次抹去的部分,也有些是圣人年轻时候做太子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