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3 / 3)

替嫁纨绔 一灯人 7388 字 2天前

少奶奶实在平易近人,对她印象大为改观,非但不惧怕她了,每次还争先恐后邀宠。因为少奶奶很会夸人的哟,请她点评,足以慰藉被少爷狠狠伤过的一颗心。

而乐善多看了几出戏,听过江萼细致的点评以后,对他也略有几分改观。

纨绔虽然不务正业,实在有几分见识,经他指点后的林敷英,下次登台亮相,犹如脱胎换骨,连乐善也觉眼前一亮。当然她不会承认。

然后她也总算知道了,为何江萼不肯松口让敷英班登场了。

在他挑剔的眼光里,一是因为敷英班众女戏的表现尚有瑕疵,还未臻于完美,二是他根本没看上江府宴会的排场——他要的,是敷英班甫一亮相,震惊满座,名扬天下。

乐善很腹诽了,私下和红夫说:“人家的志向都是大登科,唯独他,哎!哎!”

虽然三奶奶那里没法交差,乐善也不着急,隔三差五总去洞若阁看一看,难免叫江萼疑心她还有后招。

不过他这次是真冤枉她了,她亲眼见过女戏们为了一句曲白多么刻苦地练功,也心有不忍,也希望她们能够一次成名。

盼他夸口后说到做到吧,乐善心想。

当然,每当老夫人或是三奶奶问起,她都虚与委蛇,含糊笑说:“放心好了,应是没问题的。”

到时敷英班上不了场,总不能把她这位少奶奶拉上台唱吧?虽然听得多了,乐善也能哼唱两句:“未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她是又有点得意忘形了。

这日去老夫人跟前应卯请安,刚到院前,乐善就和一个中年男人迎面碰上。

男人鬓发微白,蓄着一嘴胡须,瘦削的身子外虚虚笼着一件素袍,颇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错身而过时,乐善和他清晰可见彼此眼中笑意。

直到坐在老夫人眼皮子底下,乐善还极力掩饰着,听三奶奶说:“老太太觉得怎么样?这位周予乐先生是山西阳城人,举人出身,我着人考较过他学识,蛮不错的。”

私塾里岑夫子告老之后,没有老师坐堂,三奶奶找来找去,总没个合心意的,现在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忙来请示老夫人的主意。

老夫人看过了,狐疑说:“这周先生不显老呀,看着挺年轻的,他可有家室?”

“周先生是甲寅年生人,四十来岁,其实不年轻了,听说早年间曾和世交家的小姐订过亲,妻子未过门就去世了,他便终身未娶。”

三奶奶惋惜,说:“也是个可怜人。”

www.jiubij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