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虽还没开蒙,却已经日日念着,不想他真的记得这一句。”綦嫔柔声道,“圣人孝名天下皆知,不然哪得四海朝贡,今太史令谏言,倒叫我想起孝经中所说,天子有争臣,天下难失。圣人诚孝,方得诤臣,是国家之幸。”

女子声音不高,却在金殿里缓缓流淌,皇帝神色更松,带上了些悦色,看向綦嫔更是柔情似水。

这一番话说得不可谓不好,众朝臣心中都有了数,这个太子之母,也是个人物。

元煊佛珠一动,昨日崔松萝照例下午给她送点心,点心盒里有个纸条,字体歪歪斜斜不成样子,是崔松萝的手书,只有七个字,“宫宴上小心綦嫔”。

因着忙于抄经,她没机会询问,只按下了疑惑,准备大朝会事宜。

皇帝的后宫她一向不怎么接触,如今看来,倒不得不防。

也不知道这个綦嫔,到底在筹谋什么?

注:[1]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行的根本。

[2]孝经中引用《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是歌颂,“天子有爱敬父母的善德,天下万民都会仰赖他。”

第35章 綦嫔

太后心里再多激荡,也不能顺着缓和气氛,看了一眼座下的人。

郑嘉当即开口,“太史令,逆臣当道,人主大权旁落,敢问,逆臣是谁?太后已还政,又何来妇人专政?难不成,说得是以后?”

綦嫔脸色当即一僵,清丽面庞上,温和笑容尚在,华丽宽袍之下,手已捏成了拳。

可为了儿子,她必须当着群臣的面,显出自已的贤德,如今不开口,日后难不成要让太子落入太后手中吗?

太史令闻言,当即抬头,直直看着郑嘉,想要张口。

郑嘉文雅一笑,颇有风度,说出的话却带了威胁,“您不敢说?”

太史令咬着牙,想要伸手,指向城阳王和郑严几人,却只恨没生出三只手来。

元煊暗叹一口气,“诤臣直谏难得,乱臣却更难得,倒叫我想起周武王说自已有乱臣十人,九人治外,邑姜治内,今有太后治内,诸位能臣治外,我大周天下,方得治。”[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