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合适的地方。
冰灰槽也是这功能,只不过大些、放得远些,起到个垃圾临时中转站的作用。
想了想,苏榛又补充:“还得注意分类,吃食类的渣子跟炭灰分开。”
丽娘也是不住的点头,“对对,要不是离得太远,我都想把粪也拉回村呢。啧啧,得囤多少啊,卖到肥田可也值不少银子呢。”
一番话把苏榛又逗笑了。不过丽娘话说得虽然糙了点儿、理可不糙。
着实可不想小瞧嘉年华十五日产生的垃圾,那真的实打实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部分也是归场地营造组以及司库在管的,之前嘉年华司库的总帐周掌柜就核算过,要请兴盛湖的街道司来收弃物、还要请“倾脚头”收粪便,再贩卖至附近农田人家。
丽娘跟白芳听苏榛这么一说,又都惊了。尤其丽娘,本来嗓门就大,一激动愈发不管不顾的问:“这都核算过的?榛娘,能赚多少?”
白芳脸皮薄,赶紧让丽娘压低声音,免得旁人听着、这仨娘子聚在一起聊些个啥秽物、还聊得这么起劲。
苏榛倒还好,只要是正道上赚的钱,她也不觉得有啥难以启齿的,就跟丽娘也说说:“每担能卖二百文,如果按日客流量两千算的话,十五日下来,怎么着也能收个百担多。百担就是二十两。”
丽娘刚要再惊一下,苏榛赶紧给她按下,“街道司至少安排二十人过来,得给人家工钱啊,再加上嘉年华还得准备的一些桶子工具,总之二十两也剩不下啥。”
丽娘一听,这倒也是,也多亏这里不用木头恭桶,都是用的冰桶上头箍的稻草边,否则二十两哪够用。
总之丽娘一边儿可惜二十两都得花掉、一边遗憾这嘉年华要是在白水村办多好,那不用请倾脚头了,她保证村里人就能把那些个秽物全处理掉。
苏榛笑着安慰她会有机会的。其实搞活动就是这样,做得好,可以带动不少周边“就业”和赢利的。
对于整个嘉年华筹备组来说,未必看得上这区区二十两,但无论是街道司的人还是倾脚头、足能依靠这十五天过个美美的正月了。
女眷们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推拉棚子也终于安装完毕。
寒酥过来问苏榛意见、可还满意、可是她想像中的?
“如果连这么好的棚子我都不满意,那我眼神儿肯定很差。”苏榛笑着打趣,她说的是真心话:“明儿在门口拉个横幅挂上,这里就叫‘大食代’”如何?”
寒酥细品了一番,字面意义看,“大食代”一听就有规模宏大、种类丰富的感觉。且很有新意、简洁好记,容易在食客间传播,他觉得这名字甚好:“榛娘聪慧,就用它。”
其实哪里是苏榛聪慧,她就是懒,现代不少商场底层的美食街怕是都叫“大食代”吧……
总之,她对这棚子很满意!
毕竟按时下的情况,庄伯他们能在数日之内把“推拉”的轨道做出来、已经很难得。
虽说这次过来只带了十副、还差一半儿的长度,但眼下已经仿若一条悠长的街道了。
棚顶高高隆起,距离地面大约有三米,站在棚内丝毫不会觉得压抑。苏榛有种感觉,仿佛回到了现代的、宽敞的室内美食广场。
萧容等人也走过来,一起商量开张的桌椅要怎么摆放才合理。
在白水村人的概念里,还是用时下酒楼食肆、或者街边小摊贩的布局,不外乎就是食客买了小食端进来就吃、吃完就走,桌子能摆多少就摆多少。
但苏榛却有不同的想法,毕竟哪家酒楼也不可能一下子涌进来几百、上千的游客吧。
她非常清楚一点:一旦游客进入白水村房车区范围,说难听一点哪怕没人买一文钱的吃食,也必定会挨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