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10 / 32)

墙里设了夹层、填了不少碎木屑,回头开业了地面也得铺设碎兽皮或是稻草垫。

苏榛不住的点头,眼神里也带了不少的“哇,你好棒”式的“谄媚”,“所以这里能容纳多少人?”

盛重云明知道她是故意吹捧,可偏偏心里还是受用,若不是怕随时有人进来、真想抱着她再亲昵一番。

但眼下只有收了心思,认真回答:“最多不能超过四十人。另外,切记每日晨间得做冰体探伤,如果发现哪怕细微裂缝、也得用冰锥注入雪水修复才成,马虎不得。”

苏榛重重点头:“记下了。”

眼下这冰屋里是空的,未来将会摆放进木工坊制的那些折叠露营桌椅,这里就专做拔霞供买卖,牛油火锅底料运过来能派上大用场。

即然只能容纳四十人,还得考虑其它重量的话,那就只摆四桌。苏榛打算专供VIP客户,要价自然也得水涨船高,回头再细细核算。

冰屋查看完,俩人便出去继续往市集深处走,后方是靠着树岸,越走就能听到劳作的动静儿越大声。

是萧容跟寒酥正带着白水村提前来的人在连夜搭建推拉式的阳台棚子。

这里是专为在房车市集购买小食的人提供一个可以坐下的用餐地方。

也因为这里忙碌的动静儿挺大的,外头摊位也有不少人跟着来看热闹,更多的则是抱着兴许能蹭到好办法的心态。

苏榛这几日没来,她完全不知道白水村在整个嘉年华有多“出名”,不说别的,光是圆顶冰屋仓库跟方形冰柜这两样,都已经被不少人默默学了去。

甚至于第一批拉过来的月亮椅跟蛋卷桌也有了订单,寒酥统一记录了不少,这也是后话了。

眼下苏榛才到棚子这里,也发现大伙儿经这段时日的磨合,干活儿简直默契十足。

无论是搬棚布的还是搭立柱的,分工协作有条不紊。

第174章

虽说大家都没见过这棚子搭起来会是个啥样儿的,但庄伯给的图纸很是详细,寒酥带着大伙儿边参详边搭建,半个时辰功夫,靠树岸一侧的立柱就已经绑好了。

这立柱是纯粹依靠着地势,利用树木的稳固性为棚子提供了最大的支撑固定。而棚子整体拉出来之后,里头的立柱杆固定方式也很是讲究:先要在冰面上开凿出与立柱杆适配的凹槽,凹槽深度也得精准,既能保证立柱杆稳定插入、又不会破坏冰面的整体,不至于把冰面直接凿穿漏水。

随后在凹槽内倒入融化的冰碴,再把立柱杆插进去。时下天寒,杆子没一会儿就冻住,等过了今晚就更是能冻得牢牢的。

并且因这棚子有一半儿底下不是冰湖、而是林间实打实的土地,就也不存在承重问题,起码能容纳个一、两百人同时用餐。

丽娘跟白芳见苏榛跟盛重云来了,便也迎上来说话。

盛重云本来也陪苏榛多呆一会儿,但盛家船坊也派人来寻,说是冰上龙舟的赛道已经布置好了,请公子过去瞧瞧。

他便先走一步,临走却还不忘叮嘱苏榛一会儿找他去,真是片刻也不想分开的架势。

苏榛应也是应了,心里却颇有些嫌弃,神情间也多少有些流露。

盛重云心想嫌弃我?等你过了门儿,看我怎么……我又能怎么?无奈的走了。走出几步还是不服气,回头瞧了眼、想看到苏榛至少有一点点的留恋也好。

抱歉,并没有。

苏榛已经跟丽娘和白芳聊得河翻水翻了。

她叮嘱白芳记得明天开始多冻一些小点儿的冰桶以及大些的冰缸,用来当唾壶、灰槽。

唾壶就类似于现代的垃圾桶,每个房车位、摊位、以及火锅城、食客桌子附近都要搁一些,免得游人吐个果核儿、扔个签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