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5 / 31)

起:“郡王妃快起。”

太皇太后对罗郡王妃的话没露出意外神色,应当是早就有所猜测。

她看了看神色惊慌的沈知姁,对罗郡王妃笑道:“不过是小辈的姻亲之事,哪里值得行这么大的礼?还给哀家与昭仪送那么贵重的东西。”

罗郡王妃给颐寿宫备了一整盒的百年人参,承恩公府上也有备重礼。

可以说在钱财上很是大方用心的了。

“臣妇就这一个儿子,偏生来可怜多舛,还在婚事上难以圆满。”罗郡王妃这回不行大礼,行了蹲礼,眼中是明晃晃的哀伤与恳求:“太皇太后应也知道罗郡王府的窘境。”

闻言,太皇太后略沉默了一瞬。

沈知姁收手起身,站到太皇太后的身边:现在这样的场景,是没有她说话的资格的。

“唉,哀家何尝不知道你这些年来的辛劳与苦心?”半晌后,太皇太后长长一叹,对罗郡王妃婉转了口气:“只是你既然要哀家与皇帝指婚,总要将世子带来给哀家过过眼罢?”

“让哀家知道世子的品性,能指得更适合些。”

罗郡王妃听罢,含泪笑起,由蹲改叩首,谢过太皇太后的恩。

太皇太后挥手让她起身,赏赐了些金银珠宝,就让沈知姁送罗郡王妃出宫。

在出宫的路上,罗郡王妃握住沈知姁的手,低声问道:“臣妇昨日听闻,陛下在太和殿设宴,是从昭仪的瑶池殿走的。”

“宴饮完后,陛下又直接回了昭仪身边午憩——想来陛下与昭仪是情投意合、琴瑟和鸣的一对儿。”

沈知姁心中微动,杏眸轻眨,微微抿唇,是略有羞涩的模样:“郡王妃的消息灵通。”

“昭仪莫怪臣妇有意打听,是臣妇想起了自己与郡王的相知相许。”罗郡王妃笑容带蜜,却泛着一股苦涩:“臣妇虽家中阔绰,可只是商贾出身,上不得台面。”

“郡王当年已经订了亲,是安国公府的嫡女,身份比臣妇高贵了不知多少倍,还能帮助罗郡王府延续荣光。”

“可郡王为了我,生生退了这门婚事。”

“现下罗郡王府风光平平,等世子继任时,就要变作三品县王了。”

说到此处,沈知姁已然明白罗郡王妃的目的:她打量着沈知姁年纪轻,想以自己的爱情故事打动沈知姁,再到最后,将自己的目的缓缓道出,请求沈知姁的帮助。

罗郡王妃想为世子找一个出身显贵的贵女,好延续罗郡王的爵位。

偏世子的硬件条件不太行,所以就打主意打到了赐婚上。

沈知姁心中琢磨过来,面上配合地叹气一声,安慰罗郡王妃:“郡王妃莫急,只要世子将来立功,或是有一门极好的婚事,这郡王府照旧能延续下去。”

罗郡王妃顺势收了眼泪,问起沈知姁对自己送的礼可满意。

“郡王妃如此诚心,又这样深爱郡王,本宫会尽力而为的。”沈知姁送了罗郡王妃出宫门,一副甚是感动、十分理解的模样。

等罗郡王妃坐上马车,沈知姁唇角的笑微微敛起,垂眸陷入沉思。

罗郡王妃这礼,收得当真是有些烫手……

不过,看太皇太后要亲眼见罗郡王世子的模样,沈知姁又觉得有点儿可操作的空间。

——从前宗亲请求赐婚,可没有要求先看过宗亲的模样与性格。

毕竟皇室为尊,别管你是哪家的女儿,能嫁给宗亲,得封诰命,是你的福气。

再联想起承恩公府执意送女儿入宫,而太皇太后却不愿意母家再送人进来之事……

沈知姁转身往朝阳殿走,杏眼中划过一抹轻浅的笑意。

让她想想,罗郡王妃能给她带来什么呢?

罗郡王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