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海洲、温州这样的地方,这三十年来飞速发展,无论到哪,无论是谁,哪怕是路边扫地的人嘴里都有生意经。叶曼文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事:人心里只有生意,没有生活,这不是很吓人吗?
吴裳说:“拆千溪我们就有钱了呀!您看临海村那些人,都去城市生活了呢!哪像咱们这里,刮一阵台风修一个月…公交车只能到村口,公交站想向里修,公交车卡在房子中间…”
“我不管,反正我喜欢千溪。”叶曼文打着蒲扇坐下:“你们也不要只知道赚钱,忘记停下看看。院子里的花开得多好,小黄多可爱,这些东西,你们都不要忘了啊。”
叶曼文有她的生活哲学。她一辈子拮据,但也能开心活到现在,就是因为这些小东西。花啊草啊海浪啊小狗啊,这些东西多好啊,人难过的时候想一想,就会豁然开朗啊。
“好好好,不拆。”林在堂哄着叶曼文说:“外婆,也不是我们想拆就能拆。”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给叶曼文画,悉心地讲解:“您看,以临海村为圆心进行规划,马路、空运、气候、搬迁安置都要考虑,这些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成功的啊。再说了,我也同意外婆说的,有些地方适合做生意,有些地方就适合给人治病。千溪这里,沙滩干净、海水湛蓝,房屋很美,民风淳朴,本来就适合治病啊…”
叶曼文点头:“就是!”
吴裳对着阮香玉撇撇嘴,悄声说:“就他会哄!”
阮香玉敲她头:“你不要做鬼脸!”
吴裳就嘻嘻地笑。
饭桌上,吴裳跟姆妈和外婆说装修的进度,她想着带她们去看看将来的房子。她们都不扫兴,说好啊好啊,去啊。说去就去,吃完饭就去。
林在堂跟在身边,又去了他不喜欢的小屋,看着吴裳兴高采烈地给亲人们介绍她的设计:哪里是外婆养花的地方,哪里是姆妈算账工作写字的地方,哪里是她们吃饭的地方。她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从这里跳到那里,内心的快乐无法隐藏。
林在堂就出去走了走,想找找这个小区的优点。说实话,他实在找不出。这时他知道是他自己在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在俯视着吴裳,所以无法感受到她的喜悦。倘若他本无一物,那么他也会对这个小家充满渴望。
就在这一瞬间,林在堂理解了吴裳。
一个月后,吴裳来小屋开窗通风,看到对门敞开着,里面有电钻声。她敲门去问,才知道对门已经卖了,现在开始装修了。吴裳就想:林在堂还说这种房子没人买,那这是什么?这不是很快就有新邻居了吗?
直到一个晚上,她过来量冰箱尺寸,听到对面有开门的动静,就想着看看是不是新邻居。推开门,看到林在堂站在那。门半敞着,内里一片杂乱。因为开门,地板上的灰尘迅速飘到空中,此刻还在盘旋。
吴裳很错愕,指着那屋子问:“你买的?”
“嗯哼。”
“你哪来的钱?”吴裳又问。
林在堂早就知道吴裳知道这件事的第一反应不会是感动,他说:“我年中分红留了点。”
“你买它干什么?”吴裳又问。
“跟你做邻居。”
“你有毛病。”
她内心的感觉十分复杂,说不清是什么。惊讶夹杂着感动,不可置信夹杂着惊喜。
林在堂对她摆手:“来啊,参观一下你邻居的家。”
见吴裳不动,上前拉住她的手几步走到他门口,对她说:“里面很乱,回头你有什么装修的心得可以发给我。”
“怎么?会装别墅不会装小两居啊?”吴裳打趣。
林在堂捏住她嘴巴:“不许说话。”吴裳在他的指下哧哧地笑,眼睛滴溜溜地转。林在堂这个屋子的户型跟她的小屋是镜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