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6 / 47)

星光海岸 姑娘别哭 122977 字 3天前

头瞪她一眼,说:“你不懂,了解每一个岗位,是管理者的宿命。”

吴裳一边笑一边点头:“嗯嗯,对对。”她时常来网络营销中心,因为这边出话术很快。林在堂从杭州请来了一个姓王的能人,专门负责这个中心。能人是国内第一批玩电商的人,早早就在1688闯出了天下。能人一来,就着手搞了线上销售流程标准化,买嵌入软件、做话术流程、每天拉着员工搞实战培训,第一个月实在没看出什么,第二个月起,网络营销中心的效率和订单就开始激增,无人不服气。

吴裳先人一步找到了这个中心对自己可用的地方,那就是话术的迭代和大客户的开发。她对郭令先说:“那话术咱们也不用写了,隔壁王能人的很好用。最重要的是,咱让王能人把网上的大客户甩到咱们这里来,毕竟他们的客服是做快速销售流的。”

郭令先赞她脑子好用,当天就找林在堂沟通这件事。林在堂都不用问,就知道是吴裳的主意。开会时候别人提出异议,说这样还不乱套了?

吴裳说:“这算什么乱套了?这叫打破部门藩篱。”接着又说:“业绩有什么好难算的?不是有办公软件吗?网络销售提供线索到我们这里,成交了有线索提成。这没问题吧?至少我知道北上广深的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的。”

她那张嘴实在厉害,又因为她的想法恰巧弥补了林在堂觉得工作流程不能闭环的问题,于是“夫妻”两个一唱一和,就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吴裳周末回千溪,跟阮香玉说起这件事,还会夸林在堂:“姆妈,林在堂脑子真好用,跟他一起合作,我感觉我能飞的更高。”

她用的是“合作”,而不是“给他工作”,这是因为吴裳觉得自己跟林在堂是平等的。尽管在企业里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实际上他们是“合伙人”。她想做的事借由林在堂能实现,林在堂想说不能说的话,她替他说。

阮香玉由衷同意:“在堂的确聪明,也有韧性、耐力。有临海的人来店里吃饭,一直在说园区的事,说林在堂在跟政府沟通税收问题,还说什么共建…”

“园区共建。”吴裳说。

“对。园区共建。”阮香玉说:“那些工人都说林在堂厉害呢。所以你跟他一起工作,也觉得有收获吗?”

吴裳仔细地想,点头。是的,她认为在星光灯饰工作,是她目前能获取最大收益的工作。换工作也不是不行,但总会有沉没成本:时间、人际关系、机遇,这些综合要素都要考量。而当下,她显然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的核心层面。至少涉及光电解决方案的专业性,她现在能排得上号。她甚至敢去工业灯领域比划几下。

“那就好好工作,姆妈支持你。”阮香玉揉揉腰:“在堂找的那个理疗师很厉害啊,给我做了两次,我感觉我的腰轻松多了。”

“那就一直做嘛。”吴裳说:“他孝顺你,你就享受着。”

林在堂从外面进来,接上话:“对,享受着。”

他周末刚在园区开会回来,这一天政府提出要建立园区管委会来统筹园区工作,并进一步研究以临海为圆心,向周围辐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沿海产业带。

林在堂觉得这事情对于企业是很好的风向,所以当政府领导提出由他牵头配合经济学者的调研和规划时,他欣然同意了。

所以他这一天心情很好,进门时候春风满面。

“心情这么好?”吴裳看出他的喜悦,问。

林在堂就把政府工作规划说了,吴裳也觉得开心。她问林在堂:“能不能拆到千溪?”

林在堂摇头:“不知道。”

叶曼文在一边说:“作孽啊,不要拆千溪啊,也不能哪里都是生意吧?也要给人留一些生活的地方吧?拆什么拆啊。”老人家抵触拆千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