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4)

斯特·塞里约合编,19031909)、《塞扎·弗兰克》(1911)、《贝多芬》(1906)、《瓦格纳》(1930)等。他还带有评论性地编订出版了蒙特威尔第、罗西、拉莫、格鲁克、巴赫等人的作品。(钱亦平)

skbshge

雅拿切克

雅拿切克(Leo′s Janácěk, 18541928)

捷克作曲家、指挥家。是莫拉维亚一个农村教师和管风琴师的儿子。十一岁起居住在布尔诺。最初在布尔诺的斯塔罗博尔年茨基修道院当唱诗班的歌童,得到启蒙音乐教育。1874年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布尔诺教师学院当音乐教员。18791880年在莱比锡和维也纳的音乐学院学习。1881年创办布尔诺管风琴学校,担任该校校长和教授。18841888年创办、发行了莫拉维亚第一张音乐报,为该报写有很多音乐评论文章。19191925年担任布拉格音乐学院布尔诺分院的教授。

雅拿切克的创作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70至80年代)是创作的早期浪漫时期,写有最初的一些乐队作品、合唱、喜歌剧和歌剧《沙尔卡》(1887),在这些作品中可明显地感受到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的影响。第二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称作民间创作时期。雅拿切克从1886年开始搜集莫拉维亚的民间音乐创作,他积极、系统地收集、研究、改编和出版莫拉维亚民歌,在布拉格民俗展览会上组织莫拉维亚民间节庆会(1895)。致力于民间旋律的工作也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如;为钢琴和独唱写的民歌改编曲,用民间歌词写的合唱曲,为交响乐队写的舞曲等。在独幕歌剧《浪漫之始》(1891)中运用了很多道地的莫拉维亚民歌。第三阶段(20世纪初)被某些传记作者称作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写的作品表明他的注意力转向了重要的现代社会问题,如:纪念一位捷克烈士的钢琴奏鸣曲《一个陌生的人》(副题“一九〇五年十月一日”)、合唱《失踪者的日记》等。作曲家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创作的第四阶段,称作抒情沉思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正如作曲家在1924年的一封信中所说:“境况愈糟,乐思愈是像雪片一样飞来。”他的歌剧《晚女》(又名《耶奴发》)写于18941903年,但直到1916年在布拉格、1918年在维也纳演出以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使他得到世界性的声誉。雅拿切克共写有九部歌剧,大部分都作于20世纪,这些歌剧成为捷克民族歌剧的代表,如《布劳切克先生的旅行》(1920)、《卡佳·卡巴诺娃》(1921)、《狡猾的小狸狸》(1924)等。雅拿切克的歌剧旋律富有强烈的戏剧表现力。(钱亦平)

skbshge

埃尔加

埃尔加(Edward William Elgar, 18571934)

英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和管风琴家。出生于伍斯特附近的布罗德希思。父亲在经营音乐商店的同时还在圣·乔治教堂担任管风琴手。在父亲的指导下,埃尔加受到了基本的音乐教育。18791882年间埃尔加任伯明翰市交响乐队的小提琴手。18851889年间在伍斯特圣·乔治教堂任管风琴手。1889年结婚后住在伦敦和家乡伍斯特的莫尔文庄园。埃尔加和妻子卡罗琳感情很深,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结婚之后、妻子逝世之前所写的,这一时期是他的盛产期,他说:“我认为我们的周围到处是音乐,世界上充满音乐,你可以随心所欲,取之不竭。”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康塔塔《黑骑士》(1893)、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写的康塔塔《奥拉夫王》(1896)、乐队变奏曲《谜》(1899)、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1900)、交响序曲《安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