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直,疏浚河段,确实更方便些,真是个妙计,不知是如何想出来的。十五万民夫,比起往年的疏浚工程也不算多,臣以为可行。”

户部尚书紧皱着眉头接话:“只是,这一开始就张口要三十万两工银,还不论以后的,恐怕国库吃紧。不如……先紧着湖租、石灰、麻草的花费,征调民夫的银钱,等些时日再拨也无妨。”

工部尚书提高了声音:“田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征调民夫是我工部所辖,不发工钱,岂不是人心惶惶?民夫人心不齐,延误了工程怎么办?”

礼部尚书打圆场:“哎,不是不发,只是延缓了发……”

皇帝看着他们吵了一会儿才摆手道:“好了,看来诸位爱卿对河道府的疏浚之策都没什么异议,那就发函文允准了。征调民夫和工银之事,工部、户部协同办理,不得耽误工期。”

第160章 离愁

户部、工部的尚书的憋着口气应是,恭送皇帝移驾。

太子恭谨地跟在皇帝身后出了内阁,还能隐约听见大堂中愈发激烈的争吵声。

皇帝笑道:“这儿离你端本宫也近,下午又不用听政,不必跟着朕回乾清宫了,你自回东宫去吧。”

太子拱手:“是,儿子恭送父皇。”

皇帝点点头,踏上龙辇往乾清宫的方向去了。

太子目送御驾消失在宫道尽头,转身慢慢往前走。

礼部尚书张锦荪忽然从内阁匆匆走了出来,看见太子,不得不停下脚步,弯身行礼:“太子爷还没走?”

太子面上挂起和煦的笑容:“这就回去了。张大人这是?”

张锦荪尴尬道:“喝多了茶……”内急。

太子了然,却没有善解人意地放老尚书去官房,像是没听懂他的意思,竟然就在这廊下闲聊起来:“赵总河的奏折上,张同知的名姓可是在第二位,看来在济宁做得很不错,真是给张大人脸上添光。”

张锦荪一愣,抚着胡须谦逊道:“太子爷说笑,这都是馥堂上进,他如今是河道府的官员,于老臣倒没什么,倒是不辱没了太子爷的赏识。”

太子摇了摇头,兀自一笑,摆手道:“孤回去了,张大人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