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袍,校尉怎地如此恭敬?”

不怪这小卒好奇,只因墨绿乃是当朝六七品官员的服色,而潼关地处东西两京必经之地,一年到头迎来送往,不知多少达官显贵从此经过,兵卒们早见惯了大人物,怎会把这样一个小官儿放在心上?

“没见识的东西!”那校尉听到小卒的嘀咕,没好气地拍了下他的脑袋,手指往上指了指,“你懂什么?这位杜寺丞虽只是个六品官儿,可他出身京兆杜氏,那可是正经的天子近臣!”

长安城中有首孩童都会念的俚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京兆韦杜二氏,正是出自长安城南,乃是传承了几百年的高门望族,又向来与皇室关系十分密切,有权有势地位极高,即便如今太后长居洛阳,整个大唐的政治中心东移,这二姓仍是首屈一指的世家门阀,难怪这校尉的态度如此前倨后恭。

潼关城坐落在黄河河谷和秦岭之间的夹道上,因此十分狭长,城内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街,两侧分布着不少酒肆食店。

康陶牵着马车边走边道:“我之前便琢磨着,咱们今日再怎么赶路,也来不及到下一个歇脚地方。倒不如晚些出发慢慢走,今夜在潼关城内留宿一夜,明早再继续上路不迟。”

尹遥闻言轻轻点头,康陶考虑得周到,她和七娘两个女子,若是错过了宿头,只得在荒郊野地歇脚,那可就太过危险了。

说话间马车停在了一座二层小楼前面,康陶笑道:“二位娘子,咱们今晚就住这家吧。”

潼关城里除了供给官员和驿使的官驿外,还有不少私人开的邸店,康陶选的这家规模不算很大,但看起来很是整洁干净。尹遥进车厢里拿了行囊,店伙计迎上来把马车牵到后院去喂,三人便走进了邸店。

“哟,小郎君好似有些面熟嘛,”店家是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女子,正在柜台后面算账,见到几人未语先笑,“我怎么好像见过你似的?”

康陶咧嘴笑道:“店家好记性,我正是前几日才住过的。”说着便让店家给安排两间上房,又掏出串铜钱递了过去。

“得嘞,不多不少一百文,”女子数好钱,抬手指了指,“二楼右手边,走到底的两间就是了,保管又干净又安静。”

“店家,我想问问能否借厨房一用?”尹遥上前跟店主打听。

“可以倒是可以,”女子嫣然一笑,道,“只不过娘子都来咱们潼关城了,怎地还要自己下厨,不打算去夜市逛逛吗?有很多好吃的好玩儿的呢!”

“阿姐阿姐,我要去夜市!”一听有好吃的好玩儿的,尹七娘马上来了精神,拽着尹遥衣角撒娇。

尹遥被她磨的笑得不行:“好好好,去去去,那咱们也得先上楼,把行囊放下呀!”

这会儿已经日头西沉,潼关城门也已紧紧关闭,城内除了留宿的往来百姓外,还有轮值的兵士,因此街上分外热闹。

三人收拾好东西出门,找了个干净的小馆坐下,尹遥召来伙计问道有什么菜色推荐,那伙计热情推荐道:“来了潼关城,必是要尝尝咱们黄河鲶鱼汤的!”

伙计既如此说,尹遥便从善如流点了这鲶鱼汤,并又点了当地的特色酱菜,吃的点完了自然还要点些特色酒水。

“咱们这儿本地的土酒性烈,都是军爷们爱喝的,娘子倒不如尝尝富平石冻春?”

“成,就来一壶石冻春。”尹遥痛快拍板。

过了一会儿,伙计麻利地将菜品端了上来:“娘子,潼关城美味来喽!”

这儿的黄河鲶鱼汤选取的是当日刚补的鲜活鲶鱼,约莫有一尺余长,处理干净后用油煎制,佐以姜、蒜头、豆豉、花椒等,再以小火慢炖而成。只见其汤色乳白如奶,鱼肉软嫩,出锅前还撒了葱花和芫荽调味,伙计一端上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