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尹遥则是举着空空的陶瓮,朝车窗外歉意道:“诸位,实在没办法,在下备好的料已用完了。”
“唉,真想尝尝……”排队的人无奈,只能扼腕叹息,各自散去,继续在冷风中等候过关核查。
尹七娘十分好奇,怎么这些人可以直接进城,康陶无奈笑道:“两位娘子有所不知,这等做派的必是权贵之人,他们出行自有诸多便利,我等草民还是不要招惹为好。”
尹遥在车厢内听到这话,默默感叹道:万恶的封建社会啊……得,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吧!
摊子散了,尹七娘也回到车上,兴高采烈地把收到的钱交给了尹遥。今日只是临时起意,连个餐具都得食客自备,她定价也不好太高,只想着赚个辛苦钱就好,这会儿心里算算去掉材料的成本,利润差不多有四十来文,而那仆妇扔进来的,却足有五十文!两相加在一起,她今儿下午赚了将近一百文呢!
这可是她来大唐后的第一笔进账!尹遥心中不由有点小兴奋,大方地发了五个铜板给尹七娘做零花钱,又把剩下的仔细收入囊中,最后心满意足地靠在车厢壁上,慢慢喝起了暖炉上温着的自己那杯芋泥牛乳。
康陶看姐妹俩终于清净下来,抱拳佩服道:“三娘子可真会做生意,就快比得上东家了!”
尹遥噗嗤一笑,她算发现了,康陶夸起人来都是拿沈龄做参照物的,能从这人口中听到最高的夸奖,大概就是“就快比得上东家了”。
第4章 潼关夜市 来了潼关城,必是要尝尝咱们……
与此同时,又有一名年轻男子带着随从,缓缓骑马而来。只见这男子样貌英俊,头戴软纱幞巾,身着墨绿色官员常服,脚踏乌靴,身下的白马毛色莹白如雪,显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驹。
不过奇怪的是,这男子虽身着官服,却并未如同其他官宦般径直上前过关,而只是随意地把马停在人群后面,心不在焉地排起了队。
那随从见主人忽然停下,心中好生奇怪,忍不住在他身后故意大声咳嗽了几声。
男子方才仿佛一直魂游天外,不知在想些什么,听了这咳嗽声方才回过神来,扭头瞪了一眼,那随从却不怕他,只笑嘻嘻道:“郎君,你不饿吗?”
不知想到什么,男子忽然叹了口气,无可无不可地抖了抖缰绳,领着随从越过人群向前而去。
到了关口,随从掏出怀中主人的告身,扔给了领头的校尉。校尉原本并未太在意,接过告身后只是例行公事地打开,不料仔细核勘后,他神色却忽然变得分外殷勤。
只见他点头哈腰地将官牒双手奉还,又满脸笑容做了个请的手势,还吩咐手下道:“快好生送杜寺丞去驿馆,着那驿长仔细招待,务必安排上厅!”
而尹遥几人这会儿也总算排到了,她从行囊中找出三人的过所,带着妹妹跳下车来,交给了核查的小卒。
说起来还多亏康陶提醒,尹遥这才知道,大唐百姓出门必须办理过所,否则简直寸步难行。只是那日尹遥前去申请时,里正却以孤女不得离宗另居为由,对她百般刁难,死活不肯同意,把尹遥气得够呛。
后来还是她灵机一动,狐假虎威地搬出了皇太后,称太后既有政令“父母同尊,丧期皆为三年”,那么她一届孤女,依仗母族又有何不妥?里正一听这话可不得了,生怕惹祸上身,只得将她的牒文报了上去,后来又经过好几日,县衙和州府的审批下来,这才给她发放了正式的过所。
小卒接下过所后,仔细核查了姐妹俩和康陶的姓名、籍贯、年龄、样貌特征、出行事由等,又查验了马车后的箱笼,见装的都是日常杂物,跟过所内记载的确实相符,这才签字并加盖了勘验章,又抬手放了行。
然后尹遥又听到那小卒嘀咕道:“刚那郎君不过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