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晚以后,李成志不再反对李渔歌做泥螺生意,只是视她如空气。
李渔歌没时间在意这些,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忙得脚不沾地。机器拉回来后,她马不停蹄地开始建设车间,和母亲一起招工人。为了降低成本,一得空,她依然跑去沙滩捡泥螺。母女俩常常忙到深夜,终于在两周内备齐了江南食府要求的一百斤泥螺。
按照约定时间,这天天刚蒙蒙亮,李渔歌就起床忙活起来。
运输需要冷藏,她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就用了渔民传下来的土法子,将两大桶醉泥螺装进垫着稻草的木箱,底层铺满冰渣,掺着粗盐粒压得严严实实,最上层用油毡布仔细隔开,最后裹上两床旧棉被扎紧,这样至少能保持寒气五六个小时不散。
这两大桶泥螺,她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是搬不动的。好在邻居王叔有辆小皮卡,她早早跟王叔说好,付了运费,请他帮忙送到永城。
她没敢坐副驾驶,而是蜷在皮卡的后斗,紧紧倚着两个大木桶。车子一颠簸,她就下意识地护住木桶,生怕里头的泥螺磕了撒了。
清晨的风还有一丝凉爽,路边田里秧苗泛着青绿,远处山坡上的杨梅树开着细碎的白花,一片春夏交织的美好景象。
她在皮卡上看风景,也有不少好奇的路人在看她。她心情很好,冲着每个看她的人笑,这一路颠簸,竟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舒心得多。
中午前,李渔歌带着泥螺赶到江南食府。王叔一路帮她将泥螺抬进后厨,确认了她今天不回家后,便匆匆告别,准备去市区忙别的事。
孙浩和胖厨仔细检查了食材,见泥螺个头饱满,色泽鲜亮,品质无可挑剔,便爽快地入库结账,李渔歌心中松了一口气。
想到上次的失礼,她这次特意让母亲亲手做了四份精致的点心,用素雅的纸盒仔细包好,打算当作赔礼。孙浩和齐斌接过点心,客气地道了谢。胖厨这次的态度也明显缓和了许多,李渔歌这才知道原来他叫武银福。
可梁灿的那份,只能由齐斌代为转交,李渔歌心里有些失望,今天果然见不到她。
忙完泥螺的事,李渔歌才发觉肚子早已空空如也。她在江南食府的大厅挑了个靠窗的散座坐下,像上次一样点了一碗黄鱼海鲜面。
面端上来时,热气腾腾,鲜香四溢,她拿起筷子,正准备大快朵颐。谁知刚吃了两口,面前的光线忽然一暗,抬头一看,发现齐斌不知为何坐到了她对面。
“齐经理还有吩咐?”李渔歌忙咽下口中的面。
齐斌笑:“哪敢哪敢,我是怕李总还有什么吩咐,特意过来问问。”
李渔歌愣了两秒,随即反应过来,不好意思道:“我这次肯定不会再闹事儿啦,您放心忙别的去吧,不用特意看着我。”
齐斌挑了挑眉,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一看到你坐在这儿吃面就紧张,别的都不着急,你这儿可是红色警戒。这次咱们文明点,有什么需求直接跟我说。”
“我这次真没有坏心思,您放心。”她顿了顿,转念一想,又开口道,“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梁总一面。”
“梁总不是说了吗,如果泥螺后续反应好的话,会加大采购量。梁总说话向来算数,你不用担心。”
“我知道。”李渔歌点点头,“就是想再见她一下。”
“为什么?”
李渔歌思索片刻:“想感谢她,感谢她给了我第一个机会,也想再跟她取取经,梁总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齐斌微微一笑:“她现在确实忙,抽不开身。不过,只要你把泥螺做好,把品质和服务都做到位,总会有再见梁总的一天,机会得靠行动争取。”
李渔歌听了,心中一动,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