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儿,我在你心中,真的比他更重要?
……
“她是因为害怕报应,才要想方设法为先帝保住后嗣?”嗣源又问智愿。
智愿低垂眉睫,面如止水:“是,慧澄(清姿的法号)与我佛有缘,她宅心仁厚,坚信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嗣源惨淡一笑:“法师,你是知道的,当年武皇对我们十三太保是何等恩深义重,没有武皇就没有朕……我……今日的功业,我岂会不竭尽全力为武皇保住后嗣?
“然则,有些事情非我所能掌控,人皆以为帝君能够为所欲为,殊不知,任何一位君主都受制于背后的势力。他必须在好几股势力间维持平衡,而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为了保住武皇的后嗣,我已经尽力了。”
嗣源这是向智愿解释,李克用的子孙被人杀害,并非全部来自他的授意。
然而,智愿根本不信嗣源这套说辞,在她看来,嗣源就是一个乱臣贼子,篡夺皇位还不够,还把自己养父的子孙斩尽杀绝。
只是,她身为佛门中人,不便掺和这些尘世间的争权夺利,于是她双手合十,面沉如水:“阿弥陀佛,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施主非我佛门中人,无需向贫尼解释。世间自有因果,施主问心无愧即可。”
嗣源听她如此回答,便知她是不能理解自己了。
可是,智愿她不理解,清儿你也不能理解吗?
241章 番外之嗣源(7)
嗣源回到宫里,叫来端明殿学士兼宰相冯道,让他为自己写一封书信,信是写给魏州的儿子李从荣的。
嗣源在信中告诉儿子,他母亲在魏州的永兴寺出家。
不久后即收到儿子亲笔回信,信中用极激动的口吻告诉父亲,他和舅父夏鲁奇去了永兴寺,见到了母亲。
母亲法号慧澄,她虽然已入佛门三年,但是一看见儿子和兄长,依然激动不已,泪流满面。
另外,母亲的身体非常虚弱,自从那年刚刚小产就坠马受伤,又在雨中昏迷数个时辰,加上脏腑内余毒未尽,这三年来每到秋冬季,母亲就会咳喘发作。
虽然寺庙中有老尼懂岐黄之术,给母亲施方医治,但并未见多少起色。
从荣打听到魏州城外两百里的青枫山有一位神医,方圆百里的人都找他看病,据说有妙手回春之术。
只是这位神医脾气古怪,寻常不出山为人看诊。于是从荣和舅舅,携了重金,用最舒适的马车载了母亲,前往求医。
那神医住在青枫山的一处险峰之上,是舅舅夏鲁奇将母亲一步步背上了山顶。
如今母亲正服用该神医开的方子,且看效用如何。若是药效不佳,还得请父皇在太医局问一下,有无可以治咳喘的御医。
信上的墨迹有多处模糊,似是被泪水打湿。
听冯道念完信,嗣源久久拿着信出神,尽管好些字不认识,他却盯着信上那几处被打湿的字迹,手不住地颤抖。
“陛下若是思念夏夫人,为何不亲自去见一面?”冯道小心翼翼地问。
嗣源靠上龙椅的椅背,眉目间染满苍凉:“等明年春天吧,眼下快到年节了,祭祖、大朝、还有年节之后要举行南郊祭天,这些都离不开朕。”
冯道望着这位勤政爱民的皇帝,默默点头。
他是原先燕国投靠过来的,在李存勖时代并未受到重用。
李存勖本人就是个才华横溢、能诗善文、且自视甚高的文武全才,冯道这样的儒士在李存勖面前并无太多亮点。
然而,在不通文墨的嗣源这里,冯道就奇货可居了。
嗣源因为识字不多,不得不依赖安重诲为他读奏章,从而给了安重诲独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