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干活儿这么老练?

“是在打暑假工吗?”

路飞扬腼腆地笑了笑:“不是,已经没有上学了。”

陈释钰心下了然,难怪,原来是早当家。他突然又想起刚才另一位青年。

“你朋友呢?”

“他回家了。”

“回家了?不工作吗?”

路飞扬又不大好意思地笑了笑,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陈释钰聊天。

“我们没有正经工作的,都是干的临时工,哪里有活干我们就跑哪里去。”

对面来了一辆小轿车,路飞扬打着方向盘倒车到加宽路段去避让,等对方顺利过去时,按了一下喇叭打个招呼,小轿车也鸣笛回应了他,路飞扬认真的表情又飞上笑容,继续和陈释钰聊天。

“就像今天这样,江哥照顾我,觉得我合适就会叫我来送货,他又缺一个工人帮忙搬运货物,我就带我朋友来了。”

这样的人陈释钰在北京其实也见过。当初他和方添越去某个苍蝇面馆吃面,和一个大叔拼桌,聊天聊开了后才知道对方是位临时工。他急着用钱,要找的工作都是短期现结,最好是按小时完成,当天就拿到钱。

互相给介绍工作的也有,比如当年他公司刚开起来要雇保洁,阿姨们几乎都是老乡,互相介绍着来的,听口音大概是来自云贵川渝一带。

路飞扬这样的年轻人去沿海至少是能找个工厂包吃住的工作,工资也能按月结。留在小县城除了临时工,他找不到别的出路,毕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肯定要卡学历,他连门都摸不上。

“有没有想过要去外面找工作?”

“没有。”

“为什么?”

路飞扬自嘲地笑:“我这种学历出去也没人要我啊。”

“怎么会?你年轻有干劲儿,学东西也快,万一遇上机会了呢?”

“人家去外面打工是做好了一年只回一次家的准备。我不行,我家里有老人走不开,没有哪个老板愿意给我放这么多的假的。”

陈释钰彻底沉默了,家里有老人得需要他一个小孩儿来管,只能说明家里真的没人了。他本想着,这边去广东挺近的,要不把他推去方添越那儿工作。他看这小伙子挺能干,态度也端正,做不了上游业务,培训培训去仓储物流应该是能行的。要是他有悟性的话,未来说不定有机会出海做国际供应链,这样对生活会改善很大。

人各有志,再说吧,陈释钰没在继续和他聊工作,他们要去的村子也很快到了。

他们的车从村头开进了村子中心,停在礼堂前的空地上。村里平日大概是没什么陌生人会来,走在路上的、坐在路边晒太阳的、围成一团聊闲天的,每个人的目光像行注目礼一般随着他们行动的轨迹移动。

陈释钰在一个小山村感受到了和北京同一个特质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