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

陛下看着玉荣,眼里的笑意深了几分,又添了些赞许:“好一个边疆需将士守,更需百姓安。你一个闺阁女子,能在边关看到这些,还敢在朕面前直言,难得,难得。”

他转向身旁的内侍:“传朕旨意边疆诸州,即刻减免三年赋税;着户部与兵部合议,半月内拟出迁民垦荒章程,凡愿往边疆者,免徭役五年,官府配给农具种子;阵亡将士厚葬,家眷抚恤金加倍,孤儿寡母录入官府赡养名册;受伤将士按军功等级,赐田宅或月银。”

玉荣猛地抬头,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重重叩首:“臣女代边疆百姓与将士,谢陛下隆恩!”

萧远山走上前,轻轻扶她起身,低声道:“你啊,胆子真不小。”语气里却带着笑意。

宫宴散时,夜色已深。玉荣跟着霍峥坐上回范府的马车,车帘被风掀起一角,望见熟悉的街巷轮廓,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直到马车停在范府门前,看见那盏悬在门楣上的红灯笼,眼眶忽然一热离家近三月,终于回来了。

刚下马车,府门就“吱呀”一声开了。祖父拄着拐杖站在最前,祖母被母亲扶着,大姐玉苒、二姐玉芍、三姐玉菱都挤在门内,连姐夫们也候在一旁,个个脸上都带着急盼。

“荣儿!”祖母最先颤着声唤她,挣脱母亲的手就迎上来,一把攥住她的手腕,指尖反复摩挲着,“我的乖孙!可算回来了!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那边受了苦?”

玉荣扑进祖母怀里,闻着她身上熟悉的熏香,鼻子一酸:“祖母,我没事,就是晒黑了点,没受苦。”

“还说没受苦!”母亲也凑过来,撩开她的衣袖看,见胳膊上有块浅浅的疤那是在边疆换药时不小心被瓷片划的,当即红了眼圈,“这是怎么弄的?疼不疼?”

“娘,早好了,不疼了。”玉荣笑着安抚,又转向祖父和父亲,屈膝行礼:“祖父,爹,女儿回来了。”

祖父捋着胡须,目光把她从头到脚扫了遍,虽没说话,眼里的担忧却渐渐化成了欣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父亲也拍了拍她的肩,声音有些哑:“路上累了吧?快进府。”

这时二姐玉芍才顾上拉霍峥,上下打量着他左臂的疤:“你这伤彻底好了?军医说你中箭时凶险得很……”

霍峥笑着握住她的手:“早好了,你看,这不还能抱你吗?”一句话逗得玉芍红了脸,一旁的大姐玉苒笑着打趣:“好了好了,先让他们进府,有话屋里说,别站在门口吹风。”

众人簇拥着两人往里走,穿过熟悉的抄手游廊,看见院里那棵葡萄架又爬满了新绿,玉菱凑到她耳边轻声说:“你走后,我天天给你那盆茉莉浇水,如今开得正好呢。”

到了正厅,丫鬟早沏好了热茶。玉荣挨着祖母坐下,被她拉着絮絮问边疆的事,她拣着轻松的说说老妇送草药的事,说秦昭伤口愈合后又能舞剑的事,唯独没提刘大哥,也没说那些血腥的厮杀。

“陛下还夸你呢!”父亲喝了口茶,脸上带着骄傲,“说你敢在宫宴上替边疆百姓求恩典,有胆识。”

玉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该做的。”

正说着,玉芍端来一碗莲子羹:“快尝尝,娘特意让厨房给你炖的,你小时候最爱吃。”

甜糯的莲子滑进喉咙,暖意在心底散开。玉荣看着满室的亲人祖母还在替她理鬓发,母亲正给霍峥添茶,姐姐们围着她说笑,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温柔得像从未离开过。

第83章 安济坊

正厅里的笑语还没歇,祖母拉着沈兰芝的手,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荣儿这趟回来,性子历练得越发沉稳了,可及笄礼还没办呢。当初定的日子被边疆的事耽搁了,如今得风风光光补一个,让京城里的人家都瞧瞧,咱们范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