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席时,圆桌被菜盘摆得满满当当。沈兰芝坐在主位,左边是白姨娘,右边是柳姨娘,玉荣挨着沈兰芝,玉菱和玉茉挤在白姨娘身边,霍将军则拉着范泊坐在末席,时不时给玉芍夹菜。
“快尝尝这个,”柳姨娘给范泊舀了勺肘子汤,“知道你不爱吃太腻的,特意让厨子多炖了半个时辰。”范泊刚要道谢,就见白姨娘给范鸿递过鲈鱼羹:“慢点喝,刚盛出来的,小心烫。”
席间,玉荣说:“大哥游街时,那些抛花的小姐差点把马都埋了!还是二哥好,安安静静跟在后面,像个要去云游的书生。”范泊敲她的额头:“就你话多,我那是在想地方上的水渠该怎么修。”
柳姨娘一听就红了眼:“傻孩子,中了同进士还不够?非要去遭那份罪。”范鸿在一旁道:“二弟是想做实事,地方官虽苦,却能直接帮到百姓。”沈兰芝点头:“只要你们兄弟齐心,在哪都能成事。”
饭后,范老爷放下茶杯,对范鸿和范泊道:“你们随我到书房来。”
书房里,烛火摇曳,范老爷先看向范鸿,语气带着赞许:“你高中探花,文章书法都得了陛下称赞,为父脸上有光。但记住,探花的名头是荣耀,更是警醒,入了翰林院,当以清立身,以慎行事。”范鸿躬身:“儿子谨记。”
他转而看向范泊,目光温和了些:“你中同进士,或许有人觉得不如你大哥,但为父知道,你本志不在此,能有今日,已是难得。莫要因此生了失望或嫉妒之心,各人有各人的路。”
范泊挠了挠头,坦诚道:“爹多虑了,我哪敢嫉妒大哥?他寒窗苦读时,我还在偷偷看游记呢。”他笑了笑,眼里闪着光,“其实是大哥劝我,说好男儿不应只看山水,该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才算真本事,我才收了云游的心思,好好读书的。”
范鸿在一旁补充:“今日同科的状元林文远,是江南农家出身,策论里全是田间地头的事,句句实在;榜眼王大人年过四十,考了三次才中,据说在乡下教过书,最懂百姓难处。这两人都不是钻营之辈,往后或可深交。”
范老爷点头,从书架上取下两本《官箴》,递给兄弟俩:“为官者,首重心正。范鸿你性子刚直,遇事要留三分转圜;范泊你心善,却不可被奸猾之徒利用。若遇着难处,霍将军在军中能帮衬,家里也永远是你们的后盾。”他顿了顿,指着书里的句子,“‘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把这两句刻在心里,比什么都强。”
范鸿和范泊捧着书,齐声应道:“儿子记下了。”
走出书房时,正撞见白姨娘和柳姨娘在廊下说话。柳姨娘拉着范泊的手:“往后在外面别逞强,受了委屈就回家。”白姨娘则对范鸿道:“菱儿说给你绣了个书签,上面是‘守心’二字,明日让她给你送去。”
玉荣带着丫鬟送来了醒酒汤,笑着说:“大哥二哥明日就要授官了,可得养足精神。”远处的正厅里,霍将军正给玉芍讲军中趣事,玉菱和玉茉在灯下核对账目。
这一夜的范府,烛火亮到深夜,灯笼映着窗纸,像把满院的欢喜,都揉进了这融融夜色里。
第43章 生产
女学刚下课,玉荣就被秦昭拽着往府外跑:“去你家!我娘新给我做了两盒杏仁酥,正好分你一半。”两人穿着同款月白襦裙,身后跟着拎书箱的小厮,笑声洒了一路。
刚到范府门口,就见白姨娘和柳姨娘站在台阶上张望,见了她们,柳姨娘忙迎上来,手里的帕子都攥皱了:“荣儿可算回来了!快,你大姐姐玉苒在瑞王府要生了,派来的嬷嬷说……说有点难生,让你赶紧过去!”
白姨娘也急得眼圈发红:“瑞王府的人刚又来催,说府里人手都围着产房,想让你去帮着照看些外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