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间夹着几片风干的药草,正是她药圃里种的紫苏。

“公子怎么会有这种紫苏?这是我在府上所种。”玉菱眼神中透露着疑惑。

“这紫苏是姑娘种的?”温景然指着药草,眼里带着些好奇,“叶脉纹路比寻常的更清晰,想来是用心照料过的。我父亲说,好药草得像养孩子般用心,急不得。”

玉菱脸一红,说起自己种药草的趣事:“前阵子误把薄荷当紫苏采了,熬出来的药苦中带凉,被农桑司的嬷嬷笑了好久。”沈砚听得认真,忽然从书里又抽出张纸:“这是我画的紫苏养护图谱,姑娘看看有没有能补的?”

纸上的线条细腻,标注着“晨露未干时浇水最佳”“花期需剪侧枝”,竟和玉菱摸索出的经验分毫不差。两人越聊越投机,从紫苏说到金银花,从播种说到炮制,连玉茉凑过来都没察觉。

“三姐,这位是?”玉茉举着算盘,眼睛滴溜溜地转。温景然刚要答话,就见个小厮气喘吁吁跑过来:“公子!该回府喝药了,先生等着呢!”

温景然起身告辞,将那瓶润喉糖小心收好:“改日若有机会,想向姑娘请教药圃的事。”他递来片压平的干薄荷,“这个送你,泡茶比新鲜的更安神。”

玉菱捏着那片薄荷,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刚才帮李修表妹包扎伤口时沾的药草香,竟不如这薄荷清润。玉茉在一旁促狭地笑:“温公子看你的眼神,比看医书还专注呢!”

正说着,秦昭拽着玉荣跑过来:“发什么呆呢?皇后赏的锦缎到了,快去挑挑!”玉菱被拉着往前走,手里的薄荷却被她悄悄夹进了《本草图经》里那一页,正好画着紫苏,旁边留白处,她忽然想添几笔晨露。

风卷着曲江池的水汽掠过观礼台,玉菱望着远处的杏林,忽然盼着下次能再遇见那个捧着医书、咳嗽时会转过身怕惊扰旁人的温公子。

第42章 中选

殿试放榜这日,范府天不亮就弥漫着檀香。沈兰芝跪在祖宗牌位前,手里捻着佛珠,嘴里反复念着:“求列祖列宗保佑鸿儿、泊儿顺顺当当。”范老爷坐在一旁,手里的《论语》半天没翻一页,目光总往门外瞟按规矩,殿试名次敲定后,宫里会先派太监到中榜举子的家乡报喜,范府离皇城近,消息该比别处更快些。

玉荣姐妹三个也没闲着。玉荣帮着母亲整理给太监的赏银,用红绸包了,沉甸甸的;玉菱在厨房盯着炖品,说等哥哥们回来好补身子;玉茉则趴在窗台上,数着街上过往的马车:“爹说,报喜的太监都坐明黄色的轿撵,我看见三辆了,会不会有咱们家的?”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管家高唱:“宫里的公公到”

一家子连忙迎到门口,只见为首的太监满面堆笑,捧着一卷红绸轴子:“范老爷,范夫人,大喜啊!”他展开轴子,尖细的嗓音在院里炸开,“范鸿公子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郎!范泊公子赐同进士出身!”

“谢天谢地!”沈兰芝腿一软,被玉荣扶住,眼泪当即涌了出来。范老爷接过红绸轴子,手指都在抖,范鸿和范泊的同窗闻讯赶来道贺,院里顿时挤满了人,连巷口都站满了看热闹的街坊。

“探花郎游街怕是要开始了!”有同窗喊道。按规矩,新科进士放榜后,一甲三名要身着官袍,骑马游街夸官,从皇宫出发,经朱雀大街到国子监,供百姓瞻仰。

玉荣眼睛一亮,拉着玉菱、玉茉就往后院跑:“快换衣服!去看大哥游街!”三个姑娘早备好了石榴红的襦裙,这是喜庆日子才穿的颜色,换上后又让小厮备了马车,往朱雀大街赶。

刚到街口,就听见人群里一阵欢呼。远远望去,三匹高头大马正缓缓走来:中间的状元郎穿着绯红官袍,身形挺拔,听旁边人说竟是江南来的平民,寒窗苦读十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