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手笨脚地跟着学。玉菱耐心教她:“先打个结,像这样……”月光落在她们交叠的手上,金线银线缠在一起,暖融融的。

男人们在书房里也没闲着。范光和老太爷对饮,说起两个孩子归家的日子:“估摸着中秋前能到,正好赶上府试。”沈砚今日也来了,正陪着范鸿的伴读说话,打听江南的学风,还提笔写了幅“前程似锦”,说要给两个表弟当贺礼。

夜深了,按规矩要“拜织女”。姑娘们对着月亮摆上瓜果,玉菱念起自己写的短诗:“银河分两岸,彩线系相思。愿得同心巧,岁岁不相离。”玉茉跟着合掌,玉芍虽没说话,却悄悄把刚编好的络子放在了供桌上那络子歪歪扭扭,却用了她最喜欢的金线。

玉荣抱着小猫,看着天上的银河,忽然问:“大姐在王府,也在拜织女吗?”

沈兰芝笑着摸摸她的头:“定是在的。你大姐心细,说不定正给你绣荷包呢。”

而此时的端王府,玉苒正和端王妃在月下穿针。她拿起一根红线,忽然想起去年此刻,玉荣抢她的巧果,玉芍为穿针撅着嘴,嘴角忍不住弯了弯。穿好线的瞬间,她轻声许愿:“愿爹娘安康,弟妹顺遂,范家岁岁团圆。”

月光洒在范府的葡萄架上,也洒在端王府的庭院里,像一层薄薄的银纱,把两处的牵挂缠在了一起。远处传来卖“巧水”的小贩吆喝声按习俗,用七夕的井水和面,能让姑娘的手更巧。玉荣拉着玉芍的手跑去买,两个身影在灯笼下跑远,笑声像银铃一样,撞碎了夏夜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