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我常陪你回来。”沈砚放慢马步,与轿帘并行,“等过了这阵,我带你去江南祖籍看看,听说那里的桃花,比寒山寺的还艳。”

玉苒的心头一暖,想起刚才书房里说的,范鸿和范泊要去江南求学的事,嘴角渐渐漾起笑意:“好啊,还要去看看给他们教书的周大儒。”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像在数着离别的脚步,又像在敲着归期的鼓点。

回到端王府时,暮色已浓。沈砚扶她下车,府里的丫鬟早已迎上来:“世子妃回来了,王妃让留了晚膳。”

晚膳时,端王妃笑着给她夹菜:“回门定是累了,多吃些。”沈砚坐在她身边,默默替她剥着虾壳,指尖的动作温柔又熟练。

玉苒望着眼前的灯火与笑脸,心里的离愁渐渐被暖意填满。窗外的月光落进来,照亮了她腕上那只祖传的玉镯。

第24章 小猫

玉荣自打玉苒出嫁,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每日三餐扒拉两口就放下筷子,连最爱吃的杏仁酥都碰都不碰,不过半月,脸颊上的软肉就消了下去,下巴尖儿都显了出来。

老夫人看着心疼,让厨房顿顿做她爱吃的,还把自己的蜜饯分给她,可玉荣只咬了一口就摇摇头:“祖母,我不饿。”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从前这些蜜饯,都是大姐陪着她吃的。

沈兰芝没少劝她,带她去逛庙会,让萧远山送新出的话本,可玉荣总是提不起精神,连蹲在石榴树下分糖吃的兴致都没了。

这日她实在闷得慌,先去了玉芍院里。刚进门就听见琵琶声,玉芍正对着谱子练新曲,指尖在弦上翻飞,神情专注得很。“二姐,”玉荣小声喊,“我能跟你玩会儿吗?”

玉芍抬头看了她一眼,把琵琶往案上一放:“我这练到紧要处呢,你要么在旁边坐着听,要么自己玩去。”她最近憋着劲想把新曲练熟,好在上次那翰林学士面前露一手,实在没心思哄小丫头。

玉荣撇撇嘴,又去了玉菱和玉茉院里。玉菱正临帖,墨香满室,见她来,只温和一笑:“荣儿来了?桌上有新沏的茶。”玉茉则蹲在花圃里,小心翼翼地给月季剪枝,头也不抬地说:“荣儿帮我递把小铲子?”

一个写字,一个侍弄花草,安安静静的,半点热闹气都没有。玉荣待了没片刻就觉得无聊,悄悄退了出来。

“姑娘,去哪儿呀?”听雪在后头跟着,“天快黑了,咱们回院吧。”

玉荣没应声,脚步一转,竟往府后门的方向走。那里平日少有人去,堆着些旧木料,墙根下爬满了爬山虎,最是僻静。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要来,就是心里空落落的,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待着。

刚走到月洞门,忽然听见“喵呜”一声轻叫,奶声奶气的。

玉荣眼睛一亮,循声走过去,扒开墙角的杂草,竟看见一窝小猫!毛茸茸的,大概才满月,有白的、黄的,还有只狸花的,正挤在一个破竹篮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

“呀!”玉荣瞬间忘了所有烦心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那只小白猫胆子最大,凑过来舔了舔她的指尖,软乎乎的舌头蹭得她心都化了。

“听雪!听雪!”她回头喊,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你看!好多小猫!”

听雪吓了一跳,赶紧跑过来:“姑娘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仔细沾了草屑。”可看见那窝小猫,也忍不住笑了,“这是谁家的猫?怪可怜的。”

“不管是谁家的,它们好可爱啊!”玉荣轻轻抱起那只小白猫,小家伙在她怀里缩成一团,发出细微的呼噜声。她的小脸贴着猫毛,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连日来的愁云一扫而空,“我要养它们!我要给它们起名字!”

“这可不行,”听雪连忙劝,“老夫人最嫌猫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