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荣归故里福满堂。”这才合了她的心意,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让开了路。
上花轿前,沈砚亲自扶玉苒上轿凳。按礼仪,新人此刻不能说话,他却在她耳边低声道:“寒山寺的桃花,我移栽了些到王府后院,等你来看。”
玉苒的耳尖瞬间红了,低头踩着红毡上了花轿。轿帘落下的刹那,她听见沈兰芝对沈砚道:“我家苒儿自小被宠着长大,有不懂事的地方,还望世子多担待。”
“岳母放心,”沈砚的声音带着郑重,“我定当护她一生安稳。”
花轿缓缓抬起,鼓乐声、鞭炮声震天响。按习俗,花轿要绕着京城最繁华的街道走一圈,叫“夸官”,让全城人都瞧瞧新嫁娘的风光。玉苒坐在轿里,听见外面传来路人的赞叹:“这就是范家嫡女吧?瞧这嫁妆队伍,怕是有百八十抬!”
“听说端王世子为了娶她,亲自去寒山寺求了三个月的签呢!”
花轿里,玉苒掀起轿帘一角,看着熟悉的街景渐渐远去,手里紧紧攥着那枚松子糖。阳光透过轿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她的凤冠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像寒山寺的桃花,像春日宴的海棠,更像沈砚温和的笑眼。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再只是范家的嫡女,更是端王府的世子妃。前路或许有风雨,但此刻,她的心里只有安稳和期待,像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到了端王府门口,按规矩要跨火盆、踩红毡,寓意“日子红红火火”。沈砚亲自掀开轿帘,伸手扶她下来。玉苒踩着他的手走出花轿,脚刚落地,就听见王府丫鬟齐声喊道:“恭迎世子妃!”
拜堂时,赞礼官高声唱喏:“一拜天地”两人对着门外的天地磕首,阳光落在交握的手上,红绸缠绕,像结了个解不开的缘。
“二拜高堂”端王和端王妃坐在上首,看着新人磕头,脸上满是笑意。端王妃还特意给玉苒准备了“改口茶”,玉苒双手捧杯,脆生生喊了声“父亲、母亲”,端王妃笑得合不拢嘴,塞给她个沉甸甸的红包。
“夫妻对拜”沈砚望着眼前的玉苒,凤冠霞帔,眉眼温婉,忽然觉得寒山寺的等待、春日宴的牵挂,都值了。两人相对鞠躬时,他的袖口轻轻蹭过她的裙角,像有电流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