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近来她很喜欢说这样的话,总这般有意无意地向他表意。想来,也和方才说相信他一样,是因了那日偷翻官凭被他抓到,才故意说来哄他开心。

既是哄他开心的话,自也不会是真的。他要再当了真,那才是傻子。

于是背着她往回走,偏偏那自以为演技很好的小娘子没一刻是肯安分的,趴在他肩上,又唱起歌来:“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是首来自凉州敦煌郡的民歌,写一个痴情的女子,对自己的枕边人立下誓言,除非黄河枯、青山烂、水面浮秤锤、白日见星辰、北斗转向南方、半夜出现太阳,要等这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成为事实,她才会同爱人分开。

换言之,是一首表情的歌,用来表达对于爱人的坚贞不渝。

词句却是很熟悉的,似乎在哪里见过。

他待她唱完才问:“你怎么会唱这个。”

“是我小时候,我阿娘教我的啊,怎么了?”识茵答,“似乎,是凉州传过来的民歌。”

“没什么。”谢明庭微微蹙眉。

他初时是觉得这词十分熟悉,后来才想起,是在父亲的书房里、昔日写给母亲的情笺上见过。

母亲生在凉州,父亲少年从军,也是去的凉州。会记得凉州的歌,并不意外。

他既想起父亲,难免又陷入那久远而哀戚的记忆里,许久也没有言语。识茵等了许久也没等到他的回应,忍不住心生抱怨他不该感动的吗?她这也算对他表意了,他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好在不过片刻,谢明庭也意识到自己的冷淡:“现在不疑东疑西了?”还有心情给他唱歌。

“这么高兴,也不害怕我不是你郎君,把你背去卖了?”

阴阳怪气!

识茵赌气,将他的脖子故意勒得死紧,想了想却笑道:“那我可不怕,拐卖妇孺是死罪,郎君要是卖了我,我就找你兄长去,让他来治你的罪!”

果不其然,自这一句之后,他再没出声。识茵莫名又有些心虚,柔声唤他:“郎君,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呀……”

“怎么了。”

“不是要外放了吗,我,我从嫁过来,还没有拜见长兄呢……”

谢明庭只冷笑他算是发现了,她就是故意的。故意要在他面前提起谢明庭这个身份,以此来刺激“云谏”。

闻见那声冷笑,识茵也有些后悔那话似说得孟浪了,掩饰地低咳一声道:“你别生气啊,我说的是实话嘛。作为弟媳早晚也该拜见长兄的。再说了,其实,其实我想见他,也是因为别的事……”

“什么事。”

“不告诉你!”她却卖起了关子,“等我们回去,我才说!”

*

此后几日也都是风平浪静,既安抚过弟弟,外放在即,谢明庭开始忙交接的事,常常是来返于伊阙与洛阳之间,一来一往,一天之中倒有多数时间是不在识茵身边的。

但因了前时的试探被他糊弄过去,识茵没再对他起疑,只隐隐有点担心他总是往返于内城与伊阙的安全问题。

这日,夫婿一如既往的不在身边,识茵嫌在家无聊,便想下山再去对面的西山石窟转转。

云袅却支支吾吾的:“时值秋季,伊河风浪甚大,怕是不安全。”

“要不……还是等郎君回来后?”她试探性地问。

盖因世子从前吩咐过,不允少夫人随意外出,云袅也担心她又遇上什么人,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听到什么不该听的,故而阻止。

“我只是过去看看碑帖而已,这有什么危险的。”识茵道,又疑惑问,“难道……是郎君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