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2 / 2)

竟,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大族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官府里的人不是自己就是亲戚,要欺夺贫穷百姓的土地,不费吹灰之力。”

只他也没想到,才过去二十年,这义兴郡,土地兼并的现象竟然如此严重。

江东大族尾大不掉,迟早,会成为陛下的心头之患。

他微微叹了一声:“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

这话出自《孟子》,大意是说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养活自己,就会放纵邪恶无恶不作,等到他们犯了罪再用刑罚处置他们,就是在陷害人民。

识茵听懂了他话中之意,想起方才的老人,亦是一阵心酸。她问:“那郎君想怎么做。”

谢明庭蹙眉:“不怎么做。”

他的态度未免太过冷淡,与方才拿粮食给茶农的和软截然相反。识茵微微惊讶:“可你不是义兴郡的父母官吗?他们都是你的子民,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你既坐了这个位置,自然得为百姓考虑啊。”

谢明庭睨她一眼:“民贵君轻不过是儒家用来骗人的,他们自己就学而优则仕,高居庙堂,官官相护,兼并农田,鱼肉百姓,何来的‘民贵’。”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民众只是帝国的兵役和徭役,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识茵被他这番冷情的话震得头皮微凉,她摇摇头:“你太冷血了,我不喜欢。”

她只是个普通妇人,看见受苦的农人会同情,面对鱼肉乡里的大族会愤懑,并不懂得他口中那些大道理。

冷血吗?他说的不过是实话。谢明庭道:“那要我怎么做,才是你喜欢的?”

这怎么又是她喜不喜欢了,难道他自己面对这些受难的百姓没有同情之心?那方才怎么又送人家粮食?

再说了,他说起法家的这些道理头头是道,实则作奸犯科的事一样也没少做,这就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吗?

识茵心间抱怨,嘴上则道:“你自己也说了,民无恒产,则无恒心,你是这里的父母官,至少,得让他们吃饱穿暖吧。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这些,不可以做吗?”

谢明庭眉尖微动,下意识要反驳,又终究止住。

原来她希望他这样做。

儒家欺名盗世,她也不过是被蛊惑的万千人之一。但若她喜欢,他也愿意换一身温和儒雅的皮,扮她喜欢的谦谦君子。

“可以。”他道。

复将目光投向太湖边广袤无际的茶田:“我来江南,就是为圣上达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