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阴似箭,转眼已至八月。建康城中芙蓉渐烬,丹桂飘香。宫中同桓谢二族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婚礼,从金银器皿,到绫罗锦缎,甚至燕飨饮食。除却各族庄园上上供的以外,更在城中大肆采购,偌大的建康城几乎卖断了货。
城中又渐渐起了流言,却是有关崇宁帝及太子萧崇的身世。有人说,崇宁帝好男色,不能人道。太子萧崇乃是郑昭仪与他后宫男宠私通所生。这则谣言很快传遍了建康城,街头小巷,小儿争唱童谣。崇宁帝气得腰杆子也硬了,连着几次朝会大骂京畿总管丹阳尹,责令他务必扑灭谣言。
值此人心浮动之际,又一则消息在建康城中不胫而走
桓大司马要回京了!
第 29 章 野心
这则消息传入京时,桓公的车驾却已抵达姑孰城下了。
姑孰据建康不过百里,来去一日即可。一时朝野震动,世家各族人人自危。
秋月昏黄,谢府正中谢珩的宅院里,谢沂同叔父在灯下纹枰对弈。
“桓公带兵入朝,恐怕欲行废立之事。侄儿去往淮南时,就察觉军中气氛不对。阿叔要早做打算才是。”
前世,桓公回镇姑孰就是为了废帝立威。他散播流言污帝为阳痿,太子乃是郑昭仪与他的男宠私通为生。胁迫谢太后发布诏令,以混淆皇家血统为由废崇宁帝为东海王,改立会稽王萧昱。近日城中的流言,显然就是桓公的手笔。
谢珩捋须,一手缓缓搓着手中棋子,“阿羯似乎并不担忧此事。”
谢沂神色微微一凝,淡笑:“有阿叔在,齐室如盘石之固,侄儿何必庸人自扰。”
他是知晓最后结局的。桓公的野心绝不止于废帝立威,而是要篡位自立。
前世,萧昱登基之后,桓泌又逼迫他禅位。不久萧昱病重,临终下发禅位诏书,却被他三叔同太原王氏的王毓联合劝阻。
那王司徒更是当着萧昱的面撕毁了诏书,改诏桓公辅政。桓公大失所望,回镇姑孰后不久也病逝了。
因着此事,皎皎认定是谢氏气死了她阿父,同他生了怨怼。谢沂其实清楚得很,他同她之间最大的障碍,从来不是什么袁燕持,而是桓谢二氏的对立。
他自觉是夹在妻子和母亲之间,左右为难。妻子又何尝不是夹在谢氏与桓氏之间,所受煎熬,比他更甚百倍。
重来一回,谢沂不想再让谢氏蹚齐室的浑水。
从挫败桓公篡位的阴谋,到后来的淮南之战,谢氏对大齐忠心耿耿。但齐室又是怎么对待谢氏的?断他军饷,命他撤军南返,害死瑍儿,逼他出妻再娶……他至今都记得桓微持剑抵在他心口的模样,和泪凄然责问他:“谢仪简。生身何罪,与君相遇。”
她说,自己是犯了什么罪过,才会遇上他。
谢沂捻起一粒黑子,略略凝眉,这一回,他绝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
八月初三,桓大司马正式回城。
车驾辘辘,若雷霆轰鸣驶入建康内城南门宣阳门。随行虎贲步声如雷,道旁百姓驻足以观。只见那传闻中九头六臂之身的权臣安坐车中,雄姿英发,神采奕奕。车前二马并辔前行,马上的郎君头戴兜鍪,身披甲胄,俱是仪表堂堂,英武不凡。
百姓跪在道路两侧,屏息等待大司马车驾驶过御道两侧百官官署,通往台城。北燕使团居住在四夷馆中,远远望见桓公车驾威严扑面,军容不凡。不由感叹:“桓大司马真乃当世枭雄!”
慕容衎则神色幽深。桓公回京,阿干的计划恐怕不会顺利。这个月廿七就是桓谢二族的婚事,崇宁帝当日说等桓公回来再议,如今,可还来得及么!
天子率群臣直至台城南门大司马门来迎接他,这本是天子出入专用之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