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说,泰拳作为一种实战性很强的搏击术,它所有的训练方式都离不开实战演练。一项技术好不好,攻击对手的时候有没有效果,不能光用眼睛看,用脑子想,一定要把它放在实战中去验证。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变成中国武学思想,就是“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

然后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我日夜难安的噩梦。不是这句话本身有问题,而是说这句话的人,相信我,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跟他玩实战,哪怕只是那种轻度接触的“软实战”。

韩棠过去是职业拳手,所谓的职业拳手就是拿钱打拳,靠着拳酬养家糊口的人。他们在官方有注册的拳师证,平时的生活就是训练和拳赛,上擂台就像吃饭逛街一样平常,自己受伤和让别人受伤,就像喝凉水一样简单。

这样的人,在美国大约有五千左右,在泰国却有七万多。虽然如今的泰国已经不是十男九拳的时代,可对于一个人口不到七千万的国家来说,这个比例依然惊人。

过去,泰国经济不好,打拳就成了贫苦人家的男孩子为数不多的出路。如今泰国经济好转了,但是贫苦地区的孩子,依然把打拳当作他们改变生存状态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却是最直接有效的。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韩棠。我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应该是少数的几个不缺钱的职业泰拳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打拳完全是因为理想和爱好。

这个我绝对相信,如果不是为了爱好,他实在没必要年纪小小就背井离乡,跑到那么一个气候酷热、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遭那份罪。

韩棠在泰国训练的拳馆,是非常传统的泰拳训练营,只培养职业拳手。我过去听文昭描述过,朴实、严格、刻苦、神圣,且充满信仰,是他对这种传统训练方式的全部印象。

这神秘的一切曾经让我这个初学者心生向往,可亲自体验过之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崩溃。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自己过去练得也不错,拳、腿、膝、肘,各项技术虽然不算精到,至少动作是标准的。可是到了韩棠这儿,几乎被他全盘否定,就连一个最基础的扫踢,他都看不上眼。

开始我也有点不服气,忍不住问他:“哪里不对呢?这不过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扫腿,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注意翻跨的时机,注意下砍的方向,注意用小腿的迎面骨,怎么就会不对呢?”

他看了我一眼,不屑道:“小动作太多,进攻意图太明显,还没出腿,对方就能看出你想干什么,还击就变得太容易。你这点本事,也就是打打无知妇孺。遇到一个练过的,男的,分分钟就废了你。”

他说得很有道理,让我无言以对。我像一只被寒霜打蔫的茄子,三言两语,就被韩教练打击得自信全无。

韩棠是职业拳手,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和训练方法,进攻追求重击,防守滴水不漏。所有的招式都力求简洁,直接,刚猛,迅速,腿腿致命,拳拳到肉。那些复杂的、累赘的、华而不实的招式,他从来都不会用。

用他的话说,一个回合只有三分钟,能打KO(击败对手)当然好,打不了也要卸掉对手的战斗力,为下一回合赢得先机。能用一秒解决的事,你不要用两秒,能用一招解决,没人给你机会出第二招。

所以要想跟他学泰拳,从技术到理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不过,技术上被归零还不算最让人烦恼的。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很努力很努力在做一件事,你忽然发现,你身边的人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当你还在地上爬的时候,你身边的那个人,他已经在天上飞了。对我来说,韩棠就是这样的人。

韩棠的体能,你永远别指望能跟得上。他一口气能做五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