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想象,等到了寒冬腊月,围着这样一个锅子涮肉吃会是一件怎样惬意的事。
崔时钰绕着铜锅细看,满意地?点头:“林冶工的手艺果然?让人放心。”
林铁山微微一笑?,又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对了,炭盒里我垫了层石棉,这样便不会烫了桌子。”
这锅子是要上食案的,崔时钰本来正想着隔热一事,听了对方这话便没有后顾之忧了,忍不住想,这林冶工虽然?看起来是个粗糙汉子,却意外的想得周到。
她笑?道:“没想到林冶工会把如此小事记挂在心,真是费心了。”
“举手之劳,崔娘子不必挂怀。”林铁山道,“剩下的那?些锅子,不日就能给娘子送来。”
崔时钰颔首:“好,那?我便等林冶工的好消息。”
好消息是在三天之后传来的,林铁山如约送来了剩下的十九个锅子,黄澄澄的列成一排,煞是壮观。
此时崔时钰已备好了食材,写好了食单火锅算是特氏菜品了,肯定不能原先的食单并到一块儿去,崔时钰便新装了几片木板,分门别?类写好锅底、肉菜和素菜,就连蒜泥、香醋、芫荽等小料也?都?写上了。
虽没有什么大菜,但各种小菜写来仍有厚厚一叠,许是因着上了新食单的关系,食客们对着火锅食单看起来爱不释手。
“这羊肉片看着真鲜灵啊!”
本朝已出现?火锅的雏形,称作“温锅”,但只?是简单涮肉,也?没有后世那?些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蘸料,是以,崔记新上的这些锅子,的的确确是大唐人们亲眼目睹真正的火锅。
就像崔时钰想象中那?样,这锅子一登上食单便火起来,二十个铜锅几乎没有空着的时候,每次刚刷一干净就要重新添上汤底。
崔时钰目前只?上了一种火锅汤底,那?便是清汤,做起来不费事,扔两块拍扁的生姜、三五片葱白进去,煮出点辛香,再切三分之一根萝卜、丢几颗泡发的干香菇进去,不用放太多调料,就撒小半勺盐提鲜。
小火慢慢炖着,炖到萝卜的甜味融进汤里,香菇的香也?飘出来,汤看着清清爽爽,带点淡淡的黄,这清汤锅底就成了,下点鲜切的羊肉、嫩豆腐、青菜,光靠这汤本身?的鲜,就能把食材的味儿衬得明?明?白白,汤也?鲜润好喝。
食客们都?极喜欢,谁能拒绝大冷天吃上一顿热腾腾的涮菜呢?
这不,谢父这日也?来尝鲜了。
第69章 冬日火锅 他家二郎真是捡到宝了。
清明那日寺庙匆匆一见, 见自家小儿子反应不似寻常,谢父便?对崔记食肆的这?位店主小娘子存了几分?留意。
没想到从?妻子那儿得知,此事竟还真成了。
大儿媳有了身孕, 小儿子的婚事也有望解决,一切似乎都是在一夕之间发生的,回想起来?, 谢父仍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
坏端端的, 突然?就好起来?了。
话说回来?,大儿媳有身孕一事已经落定,估摸再?过月余孩子便?要出生,此事已不需他再?过多?操心, 唯一放不下的就剩小儿子这?头。
于?是今日便?过来?了。
他刚进?门,一股热腾腾的蒸汽裹挟着菜肉鲜香扑面而来?,定睛一看,每张食案上面都摆着一个冒热气的黄铜锅子, 周围围坐着三两食客,不断往沸腾的滚汤里伸着筷子,好不热闹。
谢父喜静,若非妻子要求,甚少来?这?种热闹场合,此时却不知不觉被眼前?的热闹场景所吸引, 也想像他们这?般围着个热锅子大快朵颐。
他环顾一周,终于?在角落里发现了唯一一处空位, 心中一喜, 连忙撩开衣摆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