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长安城的冬日悄然?来临。

天黑得越来越快,往常傍晚出门外面还亮堂着,如今已能看见各家各户挂着的灯笼早早亮起来,昏黄的光映着往来路人呵出的白气?,一团团消散在风里。

天气?也?冷了下来, 晨起能瞧见地?上凝着的白霜,瓦檐上也?蒙了层薄薄的白, 摸上去冰冰凉凉。

冬天已经站在门口了。

眼瞅身?上这些秋装是穿不住了, 崔时钰翻了翻柜子里的冬衣,本没抱太大期望,但看完还是惊着了:怎么能这么薄啊?

就拿她翻出来的这件夹衫来说, 薄得几乎都?快透光了,两根手指就能轻松捏住。

阿锦和阿宁的衣服倒是稍厚一些,但也?没强到哪儿去。

崔家姊妹三人以前都?是穿这种衣服过冬的吗?这都?什么日子。

崔时钰一阵心酸。

好在现?在的日子已经好起来了,不说收益稳中向好的老店食肆,就连螺蛳粉铺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崔时钰刚算过,这些日子以来,老店加上新店,刨去成本费一共已经赚了千余贯钱了。

别?说买几件冬衣,就是盘下几间成衣铺子也?是绰绰有余。

北风转凉的头一日她就去铺子新裁了几件冬衣,正巧赶在立冬这日做好分发下去。

阿宁得了件鹅黄缎面的小袄,领口和袖边都?围了一圈雪白兔毛,看着就觉得暖和。

小丫头换上新衣服,乐得在地?上转圈,毛领子蹭着脸,衬得她奶团子似的面颊越发红润。

阿锦那?件是藕色夹棉褙子,里头絮了新弹的棉花,轻软又暖和;给李竹的是靛蓝粗布棉袄,针脚细密紧实,袖口还加了层皮护腕,少年穿上后腰板都?挺得比以往更?直了,说这辈子都?没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

崔时钰当然?也?给自己买了新衣服,是件黛青色的斗篷,她畏寒又厌厚重,特意让成衣铺子的店主?娘子在里面絮了好棉,又轻又暖,压风还不显累赘。

得了新衣,几人都?十分高兴,一会儿扯扯袖口一会儿抻抻毛领,看个没完。

崔时钰看着焕然?一新的几人笑?:“这样便不会冻着了。”

她的那?件斗篷是准备外出时穿的,现?下用不上,崔时钰把它叠齐整了放进橱柜,然?后便换上围裙进了庖厨。

今日立冬,虽无后世要吃饺子的习俗,但她还是准备煮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吃。

唐朝的饺子名叫“牢丸”,和后世的饺子差别?挺明?显,从模样说,后世饺子大多是半月形,外面带一圈褶子,本朝的牢丸形状不一,圆形、月牙形,还有直接捏成三角形的,造型更?随意。

吃法上也?有点不同,后世吃饺子大多要么煮要么蒸,唐朝人除了这两种,还爱把牢丸放汤里,连汤带饺子一块儿吃,有点像馄饨。

不管外观和吃法如何,那?股馅儿香混着面香的劲头,跟后来咬一口爆汁的饺子差不了多少,要不然?也?不会从唐朝一直流传下来。

正好今天早上郭大郎送来了虾,崔时钰便打算做个三鲜馅儿的饺子。

已经入冬,虾子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估摸着眼下就是最后一批了,也?许是受到温度的影响,这批虾子似乎格外脆弹,剥虾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虾肉极嫩。

这种虾做成饺子馅儿最好吃了。

饺子好不好吃,馅料最是关键。

崔时钰把鲜虾剥了壳,挑去虾线,切成小丁,用料汁腌着,接着把韭菜洗净切碎,鸡蛋炒成碎末,晾得温温的,和虾丁、韭菜放一块儿,撒盐淋油拌匀。

这时候馅盆里五颜六色,鲜气?直冒,看着就热闹,鲜香味混着韭香往鼻子里钻。

面团早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