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煜醒来后细细说了当日遇险的全部情形。埋伏在林中的射手先是将他射下马,再不断放箭将他逼至黑熊所在之处,而后便有了众人见到的画面。
围绕着熊去搜寻,不一定能找到什么确凿的证据,还极有可能大费周章后一无所获。但围绕着这些暗箭去找,则要好找许多。
放箭的人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多人即使再如何小心,也很难做到完全不留下踪迹。
行刺固然是场豪赌,可一旦成功,世家将会受益匪浅。
那些受伤的侍卫多半比萧宁煜伤得重,若非萧宁煜有所准备,事先贴身戴了护心镜,如今只怕非死即残。
思及此,奚尧的目光更冷了一分,“当然是为了找证据,多亏有崔将军在,不然这证据恐怕一时片刻很难找到。”
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此前接二连三的失利已然对世家造成重创,如今更是不得不釜底抽薪。这般情形下,奚尧仍对崔士贞步步紧逼,咬死不放,倒真将对方逼得露出破绽来。
经检验后,马尸上的箭伤确为平根箭所致。可除此以外,从萧宁煜被伏击的那片区域内所找到的箭皆为尖锥箭,不难推测出那唯一的平根箭箭伤实为栽赃嫁祸的手段。
顺着从围场中搜寻到的踪迹,中军在距离围场五里远的地方发现了一队可疑人马,当即便将人全部抓了押回来。
经过一番严加审问,这些人很快招了供,承认秋猎当日在围场中埋伏行刺了北周太子。他们先是从善驯兽者手中买来一头黑熊,给黑熊喂食了致其狂躁的药粉,再将黑熊放入围场中,随后射箭伏击,并在箭上动了手脚,用以混淆视线。
而之所以没有立即离开,仍守在围场附近是他们听闻太子还活着,意图伺机再度行刺。
尽管这伙人认罪认得快,但一口咬死对萧宁煜是私仇,绝没有幕后指使。
将供词如数呈上去后,皇帝下令将这伙人押回京中,由大理寺继续审问,务必要审出幕后指使。
而对于已经洗清嫌疑的东离,皇帝将派去监护的人手扯掉,并特意设了篝火宴会以表歉意。
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乌日围场内生起了篝火,约有三人高的火焰熊熊燃着,尤为壮观。晃动的火光映亮每个人的脸庞,奏乐、起舞、饮酒,一片欢欣之景。
宴会开始,皇帝出言让诸位不必拘束,敞开了尽情享乐便是。
几杯酒下肚,众人兴致逐渐高涨,谈笑声不断,更是有人划起了拳。
然而眼前欢乐的氛围并未感染奚尧分毫,面上毫无喜色,看着手中的酒杯微微出神。
他总觉得事情进展得太过顺利,顺利得让人隐有不安。
“在想什么?”身旁突然多了个人,是刚从营帐内过来的萧宁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