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这破娃娃早就被丢了,此刻才知原来冯谢君一直带着,看着这娃娃,春生心里乍起一阵酸疼,更明白这猫儿般娇蛮肆意的宝贝小师弟,其实比自己想的要更看重自己这个傻师兄。

他心里有我,只是我先入为主,将他当作孩子看了。其实像君儿这样早慧玲珑的,说不定真如他常说的,与我初遇时便对我怦然心动了。唉,什么说不定,定是如此了,唉,唉,都怪我眼拙心钝,只把他那些举动当作对哥哥不凡的挑衅对峙,可……若是先前能察觉认清又如何,难道我早些明白君儿的心意,我和不凡就不会身心相许了吗?

春生自认就算重来,自己仍是会选择卓不凡,其实以他的心性,若是早知冯谢君是真心实意,这个选择于他是万难做出的。

他生在这世上,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只偶感寂寞,正因为他是个有情人。而他的情,干干净净,懵懵懂懂,像春泥里的一粒籽,静静睡着,无觉无知,不知这世界,甚至不知自己的存在,可它确确实实存在,生在春生这样一颗干净美好的心里,只待合适的阳光雨露一来,便要破土出芽。

卓不凡和冯谢君便是那命中注定要来的阳光雨露,因缘已起,情已萌芽,正在生长,春生终于感到了它的存在,却不甚清楚它将会长成什么,是草是花还是树,能开花结果否,若是能,又会开出怎样的花,结出什么果。

万般皆空,因果不空,这世上一草一木,一阵风一滴露,都是因果,而人,天地间最有情者,更是因果。各人带着各人的因果在这世间来了又走,人是因,人亦是果,人与人相遇,便是因缘的起,有因必有果,人与人的因缘能结出什么果,便要看彼此间能生出的情份种类和深浅。

有缘无份,缘浅情深,缘深情浅,缘深情亦深,俱是果。

而果亦能作因,此时有缘无份,未必将来就一定毫不相关,此时情浅,未必将来不会情深如寿。因果循环,四时更替,这世上唯有一个事实不会变化,那便是一切总在变化,今日我与你无缘,明日,后日,明年,后年,未必无缘。

那武当山金殿里的兰神仙不升天庭,久留在这婆娑苦世等人,只因他深谙此理。

今世你我无缘,来世,再来世,轮回千万世,只要我带着想要找你的念头,总有一世你我能起好因缘,结好报果。

而那靖安皇帝李后存,从几位对生死轮回稍有洞见的高道间听得这道理,这才有了要寻长生不老之法的念头,和世人所想不同,他不是为了不舍这九五之尊,只是为了学那兰神仙久留在人世来等一场今世没有等到的缘分。

对于李后存来说,这世间的一切都唾手可得,一旦有一样东西是他想要却得不到的,那这东西必成他的执念,如此,师兄卓孟章的心就成了他的痴执,而卓孟章死后,他的痴执更甚,以至于生出要求长生,以等卓孟章会在某一次轮回转世时能与自己做一对有情人的妄想。

无论是那得了道的兰神仙,还是那求道心切的人间天子,他们这一世,这百年,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报果。一个为了人间苍生,逆天改命,将一条本该升天化龙的无辜白蛟斩首献祭,所承业障太重,等了五百年,至少还需五百年煎熬;而另一个已贵为天子,福至人极,却贪心一份不该得到的情,不顾身为一国之君要爱民如子的天命,轻民生,轻社稷,妄信方士,横征暴敛,大修土木,不积福德,反大造恶孽,离道远矣,李后存不仅这一世不能求得所欲,下一世,再下一世,永世皆求不得。

幸而春生善根深厚,头一遭做人,便受着他母亲留给他的福泽荫蔽,无需煎熬等待,便能在今生今世与有情人结善报果。

其实,春生的母亲便是五百年前任兰生斩首献祭以救苍生的那条白蛟。

白蛟死时已怀有一卵,它修行千年,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