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期。
仿佛卓不凡睁开眼睛,自己就会回到那日与师兄卓孟章在御花园初见时的那一刻,看那扎着马尾的英俊少年,揉着眼睛,爽朗天真的笑出两个酒窝,问他是哪里来的小太监,敢在宫里拿着剑乱跑。
李后存对着昏迷的卓不凡,只一眼,便立刻将什么白蛟之子,东南倭患给忘得一干二净,虽然之后冷静下来,却已经改道折返,带人到了胶东卓府,索性便先为了担忧贤侄的伤体,亦是自己不舍得离开这张神似师兄卓孟章的脸,也留在了卓府小住了几日。
皇帝留住卓府的消息,自然很快被卓家人飞书详述给了卓仲达,而一直以为在武圣的侠客岛待得好好的亲侄儿卓不凡,竟在芙蕖县重伤的事当然也被知道了。
卓仲达拿到信的那一刻,几乎在军帐中跳起来,他忧心似焚,立刻密信大哥卓伯卿以及侠客岛的亲家武圣江无涯,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又该如何是好。
一想到卓家仅剩的独苗竟和皇帝待在一起,卓家的人和侠客岛的武圣俱是为卓不凡的性命安全担忧得寝食难安。
卓氏在前朝便是山东地区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每回改朝换代,这些世家都是新统治者需要拉拢的地方大势力,其中卓氏之人更在本朝太祖皇帝打拼江山时暗送其诸多人力财力,在登基之日便嘉赏封授其家主为助国公,子孙后代可世袭。
而胶东卓氏到了卓家三兄弟这一代,已是盛级。伯仲二人各至文臣武臣之极,三弟卓孟章不入宦海却是武圣的爱徒爱婿做了武林盟主。
然而盛极必衰,自古中央皇权与地方势力总是处在互生互斗的动态关系中,一个新的皇权总先借着地方世家势力立身创世,世家亦借着新皇权继续并扩大加深自己对地方的权财掌控,可这种平衡总是微妙的,如今经过几代皇帝的巩固统治,终于到了该削灭这些旧世家势力的时候了。
嘉祐帝时期,卓氏长子卓伯卿已以吏部尚书之职跻身内阁,负责调查汝南陈氏父子贪赃通敌一案,汝南最大的世家,陈氏一朝被灭九族。靖安帝李后存登基不久,杭州何氏兄弟被卓伯卿门下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参了一本,言其以盐铁之位在浙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后卓仲达奉旨领兵部与北镇抚司一道在何宅搜出白银一千万两,江南百年何氏亦崩于一夕。
皇室已借卓氏兄弟杀了陈何等地方大世家,两兄弟明白自己手里人人艳羡的权力不过是皇帝暂借给他们的,到了他们吧该杀的都替皇帝杀了,最后就该轮到把他们胶东卓氏这把屠刀折断的时候了,而折刀的准备早已开始
卓不凡的所有堂兄弟都死于非命。
卓伯卿与卓仲达都有过儿子,却都夭折了。一个在元宵佳节入宫时不慎坠水,三岁即夭,一个养到十二,在皇家园林随太子秋猎时被野猪踩死,另一个出生即体弱多病,宫里派来太医常年留于卓府为其疗治,仍是熬不到三年便没了。
他们很快明白,这是皇室想让卓家断子绝孙,没有男丁便不能入仕,不能入仕便无实权顶多只有一个助国公的虚名,若不是明白了这点,卓氏的长老们决不会这么轻易放任卓孟章的意在江湖,希望借此向皇室表明卓氏有意退让请勿赶尽杀绝。
卓不凡出生后,卓氏一门既欢亦忧,使他们稍微能松口气的是有一日靖安帝与自己师兄卓孟章约下了娃娃亲,约定一旦自己的后宫为他生了公主,就将这位长女嫁与卓不凡。于是九岁的卓不凡在永乐公主出生没多久,就按约定被皇帝赐婚做了准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