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驸马不能任实职,其子孙后代亦不能参与科考,靖安帝的赐婚就是对卓氏保证自己会放卓不凡一马,给他们卓氏留个血脉,所有人都认为这种网开一面和卓不凡的父亲卓孟章有关。
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时是武圣江无涯站出来,以教习外孙武功的名义,使卓不凡自幼便留于母家侠客岛长大,若是进宫,武圣外公亦以皇帝师父的名号,陪同随往,护其安全,使他平安无虞的长到了十八岁
可现在卓不凡不在侠客岛上,竟出现在了东南沿海的芙蕖县孤身一人遇上了皇帝,这叫卓氏上下都不甚惶恐,卓仲达在给武圣的信里言辞激烈,对这位亲家颇有些问责的意思,卓伯卿百忙之中,叫来替身为自己在内阁值夜,自己一人在雨夜亲身去了趟侠客岛,与武圣了解沟通后,两人合计一番,回信给了卓仲达。
“不凡性命安危乃吾卓氏一族之性命安危,唯系于一字倭。”
卓仲达展信一看,立刻明白自己大哥的意思。
自前任嘉祐帝时期,东南沿海倭患便与西北游牧马贼的骚扰一样,频频发生,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总是一年数十小抢,三年一回大侵,这一次照倭人侵犯次数和规模,又该到了三年一大侵的时候了,且近年倭人的主力皆采购了火绳枪,寻常军队难以抵挡,唯有卓仲达统率的卓家军,才可退之。
只要倭患不除,皇帝便还需要卓氏这把刀。卓不凡的性命此时捏在皇帝手里,可皇帝在东南的国运却捏在他卓仲达的手里。
于是这一场本可在端午前就结束的战事,卓仲达特意拖拖拉拉,甚至有意错过一回可以把倭贼一举剿灭的大好时机,他身边的将士都不明白总督的用意,可皇帝李后存看着每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报,立刻就明白他这位爱卿的想法。
而当卓仲达终于打出一场成绩可观的大胜战,他却留着俘虏向皇帝要巧府的皮匠来给东南百姓献演凌迟酷刑,卓仲达邀的不是巧家皮匠,邀的是那位待在自己侄儿身边的九五之尊。
李后存在卓府收到这份附着总督特殊要求的捷报,笑了,把捷报扔给太监张绪德看,这位自李后存是从王府出生后就跟着他的老太监,接过捷报一看,将沾了丹砂的朱笔拿起又搁下,跪问道。
“主子,老奴不懂,这里卓总督提的要求未有前例,是否要圈红同意?”
李后存将一粒剥好的荔枝扔进了鲤鱼池里,并不答话,张绪德赶紧膝行到池边要去捞,万分心痛的说。
“哎哟,主子,这荔枝从岭南送过来,每年都要跑死多少好马,往常咱们宫里夏天最多也就能收到个二十粒,十粒供神仙祖宗,主子您和皇太后老人家各三粒,皇后两粒,太子一粒,您就这么丢了赏给这水里的畜生,何不赏了老奴。”
李后存看他这样,又再剥好一颗荔枝,丢到水里,脸上笑着,一双凤眼却冰得很。
“朕每年最多只能吃到两颗荔枝,而卓家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竟有法子给朕端来这么一大盘鲜荔枝,你们瞧瞧,一粒,两粒,三粒……”
李后存抱起那一大盘荔枝,一颗一颗数着扔进了鲤鱼池里,总共二十八粒,加上先前扔的两粒,共三十粒。
“三十粒,卓家给朕吃三十粒,不知他们自己每年可以吃到多少粒。”
身旁的侍从们这时已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全都噤声跪下了,只有张绪德这个老太监,还在挽着袖子拼命捞荔枝,靖安帝李后存将那盘子放回石桌,大笑起来。
“哈哈哈,都跪着做什么,还不扶把他起来,绪德啊,原来你这么想吃荔枝,朕不得成全你,走吧,咱们再去一趟芙蕖县,那里荔枝多的是,管教你日啖三百颗。”
“奴才,奴才叩谢主子仁恩圣德!”
张绪德抹干了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