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晚了,可能有人先占心房;若是来得再晚些,待春生过了少年的孤独混沌,长些年纪,在森罗万象中悟得缘起性空,那更是再无与他谈情说爱的丝毫机会了。
因此对一个人的爱,不能从它是如何开始的而评论孰高孰低,不过都是一切的恰好促成了缘起。能爱上一个人,一定是因为彼时彼刻能在这个人身上满足自己的欲望,既然都是欲望,便无高低,只有执着的深浅。
而此刻论爱得孰深孰浅,三个少年间,恐怕还是卓不凡对春生的爱最深一些。
春生是个将一切都看得起又都能放得下的人。而比起情情爱爱,冯谢君更痴执于权力,拥有心上人,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若是失去,会惋惜遗憾终生,却也不至于万念俱灰。
唯有卓不凡,此身在世,最痴执的就是爱。
卓不凡成长的环境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身边都是穿着得体考究的君子佳人,虽不乏真正值得他尊敬的真君子好汉,譬如他的外祖父武圣和他的父母,这些亲人为人都足够好,也足够爱他,可不是没机会爱,便是爱的不得法。
中原的圣人礼教只教规矩道德,却不教人怎么去爱,既不会爱人,更不会爱自己。
谁都不似春生,心里爱他便要说出来,会踮起脚捧着他的脸,边说爱他边吻他拥抱他,春生教会了他圣人书里没有的,教他哭,教他笑,教他有欲望的人也是快乐可爱的。春生对他来说超越了男人女人,成为他的白玉菩萨,卓不凡逐渐把自己的一切欲和爱,都投射在了这尊可爱可亲的白玉小菩萨身上。
因此,以为这样的白玉菩萨是因自己而殒命的卓不凡,感受到的痛苦近乎将他毁灭了,现在三人中他最痛苦,盼归许久的父母在异乡暴毙,没有盼来团员只盼到了一个夙敌般的弟弟,与春生相爱是他这压抑一生中发生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好事,结果竟也是昙花一现。
说卓不凡是此时世间中最痛苦的人之一也不为过。
而此刻这位世间最痛苦的少年,其实离他的白玉菩萨不过百步,隔着那片好似阿碧地狱的凌迟刑场,卓不凡就站在芙蕖县的东城门上。
他的二叔卓仲达到东南抗倭,首战便大胜,此次特地将活捉的十几名倭贼押至芙蕖县当中凌迟,既是为了平复民心,亦是为了震慑那些有意通倭的流民。
卓仲达特在六百里加急的捷报中向皇帝李后存提了点小小请求,希望宫里能派几名巧府的剥皮匠来给东南边陲的百姓施展一番凌迟之刑,以慑人心。
然而,这份要求其实还暗藏了一份只有他和皇帝两人才能会意的私心。
那日皇帝李后存为了寻找白蛟之子,欲微服至芙蕖县不归山,卓仲达为了抗倭亦在东南,表面上他是朝廷的巩固之臣,背地里,因为与自己三弟卓孟章有几分相似,他亦是李后存招幸最多的男宠。
卓仲达从大太监张绪德那得了皇帝将至芙蕖县的消息,于是特地带着卓家军在镇上歇整一日,为的就是能在抵达抗倭战场前,能与皇帝李后存多行一夜云雨。李后存是个极会用人的聪明统治者,皇帝的行踪既然能被透露出去,那一定是他有意放之的缘故,否则给张绪德十万脑袋也不敢透露给卓仲达一丝踪闻。
而这位卓总督亦料到国君定会在自己奔赴战场前赠他一场春宵良夜,毕竟东南的倭乱,除了他这位定国大将,再无人能摆平。
可谁料靖安皇帝半路遇见了受伤的卓不凡。
若换做其他任何一人,李后存决不会对卓仲达爽约,可这是卓不凡,他师兄卓孟章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况且几年未见,这位已被自己许给女儿的贤侄,体格相貌更是与他生父年轻时有八九分相似,而当卓不凡闭眼安睡时,更是宛如时光倒流,让李后存以为自己回到了那段武圣带着卓孟章入宫教他习武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