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稠人广众,芸芸众生,皆是凡夫俗子,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其实又都是一样的人,乌烟瘴气的红尘万丈中,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不归山,而走入这山中,却见一道如雪如月的身影,天真烂漫,笑在一片绿水青山里。
这便是春生在冯谢君心中的印象。
因此相识不久,冯谢君就明白像春生这样的人在世间是如何宝贵稀罕的存在。
他美丽,虽芒履布衣不加修饰,乍看相貌平平并不起眼,然而身条盘顺,眉眼清秀,极为耐看;他干净,真真一颗难得赤子心,怀真抱素纯正无邪;他温柔,对人对事都敦厚温和,从不怨憎嗔怒,笑起来温穆如初夏清风完全符合冯谢君喜欢的标准。
在母亲江近月死去后,自己竟还能碰上如此令他心安,令他想靠近的人,这有多难得,有多幸运,冯谢君在心里不止一次的感叹。
不归山只有一座,他的春生师兄只有一个,独一无二,舍他再难得如此良人,自己放弃过几回,如今听他对自己表了心意,两人又有了身体上的结合,冯谢君不仅在心灵上,在肉体上也对春生喜欢得不能再喜欢了,要他放弃这绝世良人,是再无可能了。
卓不凡对春生的爱起于肉身,发乎本能,最后得偿所愿,而冯谢君的爱起于心之所向,而后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而春生这心地善良的小菩萨,爱上两兄弟的理由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他知道卓不凡和冯谢君需要他去爱他们。
被人需要他去爱的感受,春生是头一回体验。
他看惯花开花落,知晓万物皆有一死,师父竺远有朝一日也会离自己而去,这种生命必将到来的孤独总不时在他心中浮现,使他觉得人生的寂寥,天地的苍茫,而自己好似一片孤云一只野鹤,即使他心无缺,身无缺,是个本自具足的人,然而再似仙似佛,也不是真仙真佛,只是一名最干净纯良的小凡人,是人便总渴望能与其他人发生联结。
而卓不凡和冯谢君两兄弟的出现,满足了他的这一渴望,他虽不能清楚表达,却在去爱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然而他也爱陈最和姜半夏,这两位少年客人的出现,也减少了他的孤单,也让他感到快乐,要使春生这样懵懂淳朴的少年区别友情和爱情是不容易的,却也很简单,他只需要知道一点便可
自己是否能因对方产生肉欲。
少年的爱,漫漫人生的第一次心动,总是稀里糊涂的发生,在友情和爱情间模糊来模糊去,人没有发育出肉欲前,与同龄人之间只能产生友情,而一旦年纪到了,肉欲发芽而出,爱情便靠着这种欲望,从友情中被甄选了出来。
而肉欲的发生,自然是来之于肉身色相,若是上山来的两位师弟不过是像刘大斧这样的平平之姿,春生恐怕难以动情生欲。
卓不凡和冯谢君,即使是未曾出世的春生,只一眼也明白这两兄弟都是人中龙凤,两人无论相貌还是才华能力都是非凡,虽各有不足,一个迂腐,一个自私,且都野心勃勃不甘人下,可于春生来讲,缺点与优点一样,不过是一个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的特点,更何况,卓冯二人的缺点并未妨害过他什么。
可若说肉身色相,陈最与姜半夏亦是殊胜,尤其是姜半夏这样不逊女子的乖顺柔慧,假使先遇上春生的是姜半夏,说不定最后情投意合的是他们两。这两具善心观音身若是凑成一对,定是举案齐眉,你恩我爱,这情路比起与那两位诸多关系缠身的天之骄子的,一定要平和坦顺得多。
然而一切情,不仅要对的人,还要对的时间,一切都是恰好,恰好,再恰好。恰好第一个上山的是他们,又恰好第一个上山的他们都姿貌俊丽,最后恰好他们这两个第一个上山的俊少年都爱上了春生。
他们来早了,春生未开情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