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舒展和老二舒扬送受伤的陆知青去县里医院了。

此刻见二小子把人直接背回了自家,背上那人头上还缠着渗血的纱布,张琴兰先是愣了一下,心里有些纳闷:这……怎么不送回知青点,倒带家里来了?

不过,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第35章 借住养伤

张琴兰是个心肠热、见识过苦日子的农村妇女,看着陆明宣那苍白的脸和头上的伤,再想到这孩子年纪轻轻,从城里跑到这穷乡僻壤,受了伤连个亲人在身边都没有,那点疑惑瞬间就被浓浓的怜惜取代了。

带回来就带回来吧,总不能让个伤号没人照应。

“哎哟,慢点,慢点!”

张琴兰连忙上前,想帮忙又怕碰着伤处,只能跟在旁边,语气里满是关切,“快,快进屋!舒扬你慢着点,别颠着陆知青!舒展呢?”

“妈,我在这儿。”王舒展从后面跟进来,手里提着从医院开的一小包药,“妈,先把陆知青安置在西屋炕上。我去趟舅爷家,跟他老人家说一声我们平安回来了,省得他老人家惦记。”

“行,你快去快回。”张琴兰点头应着。

王舒扬背着陆明宣,利落地进了他们兄弟俩住的西屋。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靠窗的位置有一张结实的大炕,铺着半旧的蓝印花布炕单。王舒扬小心翼翼地把陆明宣安置在炕头,让他靠坐在叠好的被褥上,又麻利地拉过一个枕头垫在他腰后,动作带着一种与他平日跳脱性格不符的细致。

安置好陆明宣,王舒扬这才转向母亲。

他挠了挠头,脸上带着几分愧疚和恳求,声音也低了几分:“妈,那个……我寻思着,让陆知青在咱家养几天伤。您看行不?他这伤挺重的,医生说了得好好静养。再说了,他跟我一组干活,他受伤……我也有责任。”

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一副做错了事等待发落的样子。

张琴兰看着儿子这副模样,又看看炕上脸色苍白却眼神清亮的陆知青,心里哪还有什么不答应的。

她嗔怪地拍了王舒扬胳膊一下:“你这孩子,这有啥行不行的?照顾伤号是应当应分的!妈还能说你啥不成!”

她随即转向陆明宣,脸上堆满了慈和的笑容,声音也放得格外柔和:“陆知青,是吧?你呀,就放宽心在婶子家住着!千万别拘束,就当自己家一样。缺啥少啥,想吃点啥,只管跟婶子说!婶子别的不敢夸口,这灶上的活计还拿得出手,保管天天给你弄点顺口的,把你这身子骨儿养得壮壮实实的!”

张琴兰爽朗热情的话语,带着浓重的乡音,却像一股暖流,瞬间包裹了陆明宣那颗因伤痛和防备而有些冰冷的心。

他看着张琴兰布满岁月痕迹却笑容温暖的脸,那双眼睛里流露出的纯粹善意,让他恍惚间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同样总是为他担忧的母亲。

一股酸涩又温暖的情绪涌上喉头,他微微垂下眼睑,再抬起时,眼底带着真挚的感激:“谢谢婶子……给您添麻烦了。您……叫我明宣就行。”

声音有些微哑,却格外真诚。

“哎!明宣!这名字好听!”张琴兰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摆摆手,“麻烦啥呀!不麻烦!你好好歇着,啥也别想。婶子去给你弄点吃的,饿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