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在大学或者中学的社团里,看到那种文学非常精彩的人,诗背得很多,作诗对仗也极其工整,可你就感觉他的诗被什么东西绑住了。绑住的原因是他少掉一个“一夜北风紧”那么简单的起句,因为他想到文学的时候,就会紧张,写出来的所有句子都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真正的好诗不是每一句都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句句都那样,就太重了,没有了舒缓的余地。

《红楼梦》从香菱学诗开始,一直在进行一个诗的教育、文学的教育,也就是告诉我们创作是怎么回事。从凤姐这种不会写诗的人开始,接下来是个性最平顺的李纨,越到后面越精彩。

王熙凤说了这一句,大家听了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不仅作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都应该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有时候,我读《易经》,就觉得《易经》整个在讲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一次即景联句,要让凤姐来起句,最后由最不爱表现的李绮来收尾?我相信作者这么安排绝不是偶然的,所以“起”跟“结”,好像重要,又好像不重要。

凤姐讲完这一句,就先走了,李纨就接道:“开门雪尚飘。”意思很直白。然后她给出了下一句:“入泥怜洁白。”意思是洁白的雪花落入肮脏的泥土,让人惋惜。香菱就接了下联:“迎地惜琼瑶。”一种美好的玉叫作“琼瑶”,“迎地”就是遍地;这句是说,泥土也不见得无情,也懂得怜惜像美玉一样晶莹的雪花。

然后香菱又给出下一句:“有意荣枯草。”雪花飘落下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滋润土地,去繁荣枯草。我们都听说过“瑞雪兆丰年”,因为下过一场大雪之后,雪会融化,就会滋养大地,生出春草。探春接道:“无心饰萎苕。”我们看,“有意”对“无心”,“荣”对“饰”,“枯草”对“萎苕”。新春最先萌芽冒头的植物叫作“苕”,“萎苕”就指枯萎的植物。这两句要表达的是,大雪滋润了春天所有的植物,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

我觉得中国古典诗句里的对仗是非常特殊的美学,一方面来自汉字的特色,英文跟法文都不容易这么对仗。另一方面,这里的“有意”对“无心”,就包含着一种生命哲学,有点像中国哲学中的阴跟阳、虚跟实。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作者也不知道,只是让你去思考。总之,在宇宙之间,冥冥中好像存在着一个因果,有神论者会相信有一个神在主宰,这个是“有意”;无神论者则认为这只是自然的一种循环,所以是“无心”。而这个对仗,正好提供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有意”加“无心”刚好是一种完全中性的客观,让人看到生命里面也可能有意,也可能无心。所以对仗本身在帮助创作者思考生命中两极平衡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学写诗、学对仗,可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到生命里的一种互动关系。

然后探春再给出下一句:“价高村酿熟。”“村酿”就是村酒,酒酿好之后,可以卖高价。我们知道,酒通常是秋天庄稼收获之后开始酿,酿好之后,正好就是冬天,也和雪季有关。白居易有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写的就是酒酿好的时候,正好在下雪。李绮就接道:“年稔府粱饶。”五谷熟了叫“稔”,因为丰收了,所以各家以及政府的仓库里粮食都特别丰饶,表示今年是一个富有的好冬年。

下面这句“葭动灰飞管”比较不容易懂。“葭”是葭莩,就是芦苇茎中的那层薄膜。据说,古人将葭莩烧成灰,放入十二支长度不同的律管中,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中。既可以测量音乐的音律,也可以用来测量月份。比如,黄钟对应的是仲冬之月,也就是十一月,大吕对应的是季冬之月也就是十二月。到了这两个月份,对应律管中的灰就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