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飞扬出来,这就是“吹灰候气”。当然,这种方法未必科学,却成了文人作诗赋词的典故。杜甫的《小至》诗中,就有“吹葭六管动飞灰”的句子,“小至”指的是冬至前一天。

那李纹对的“阳回斗转杓”也有同样的意思。我们知道北斗有七星,组合起来像一个舀酒的“斗”,有斗身,有斗柄。武侠小说里总讲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也常变成古代很多帝王的象征。敦煌展出了于阗国王李圣天头上戴的一个皇冠,即平天冠,上面就用玉镶了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古人也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北斗七星中的第五、第六、第七颗星就是斗柄,被称为“斗杓”,等斗杓转一圈回到正北方的位置,也就到了冬至,即“阳回”。表示说已经到了冷的、阴的极限,接下来阳就要回来了。这两句比较难懂,因为里面牵涉了我们今天不太使用的古代测量历法跟季节的一些专有名词。

下面一句比较好理解:“寒山已失翠。”到了冬天,树叶都落了,草也枯了,夏天翠绿的山野变得灰蒙蒙的,下了雪之后则又变得白茫茫的。邢岫烟就接道:“冻浦不闻潮。”有没有发现对仗,一个讲山,另外一个就讲水。“浦”是什么?浦是河流入海的地方。在寒冷的季节,河水都结冰了,所以也就听不到潮声了。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群孩子,心境非常开阔,对大自然的观察极其细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生命情境的学习。

邢岫烟又给出一句:“易挂疏枝柳。”冬天的柳树,只剩下疏疏落落几根枯枝,雪反而“易挂”。湘云对了一句:“难堆破叶蕉。”芭蕉的叶子在冬天也都变残破了,雪很难堆在上面。如果你观察过冬天的雪景,就会发现这两句描写非常形象。